浅谈辅导员在高校校园文化中所起作用论文.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9年浅谈辅导员在高校校园文化中所起作用论文
一、辅导员核心价值观的隐性教育蕴涵
?
(一)以厚德育人为表征的品德修养教育
?
辅导员在党的优良传统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滋养中成长,时代赋予其职业劳动培养“理想信念坚定、思想道德过硬的高质量人才,着力提高大学生服务国家、人民和社会的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以及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真正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个职业特点造就了辅导员“厚德育人”品德修养。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体现在辅导员身上是既理解学生又坚持原则、既热爱学生又严格要求、既教育学生又以身作则、既服务学生又兢兢业业、既宽以待生又严于律己、既是非分明又立场坚定的良好道德品质。辅导员的这些高尚人格品质和育人本领赢得学生的信任和认可,成为学生效仿的对象,既和谐了师生关系又提升了学生的道德判断和道德水平,使其自觉完善人格、全面发展。
?
(二)以敬业爱生为旨向的价值观教育
?
人生价值观是以人生活动中客体与主体的价值关系的反映,产生于一定社会环境和长期的生活实践并经过经验总结和社会的认同而形成。“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而决定了人必须受到社会关系的规定。辅导员为高等教育办学目标服务、为学生服务的性质,决定了其“关爱学生、倾心育人”的价值追求。辅导员的价值观特质成就了辅导员将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身心素质、过硬的专业能力融入校园文化活动的各个环节,使人格的感染力、生命的表现力、工作的创造力展现在勤勤恳恳关心学生、爱护学生的奉献之中。传递给学生作为一名教师的历史责任感和作为一名公民的勇于担当。使学生在师生共建的校园文化中,正确感悟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在责任和担当中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
(三)以励学笃行为基石的专业素养教育
?
励学是“知”的过程。笃行是“行”的过程。知是行的前提,行是知的目的。辅导员的工作对象是思想活跃、求知欲强、崇尚新潮的青年学生,作为人生导师和心理健康指导者要“知行合一”。要具备敏锐的政治素质明确党的方针政策、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掌握学生的思想脉搏、了解学生的求知重点、具备渊博的学识水平和踏实务实精神,以学识渊博、处事干练、经验丰富等人格魅力特质吸引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使学生形成自觉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先进科学技能本领,勇于探索和实践的良好素养,为今后投身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和实践能力。
?
二、辅导员核心价值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
?
(一)校园文化是培育辅导员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载体
?
文化是社会的“精神链结物”(黑格尔语),因为有了文化人类才能不断自我总结、自我继承、自我扬弃和自我完善,从而不断进步和发展[6]。发展文化、创造良好地文化环境,是帮助人们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基本前提。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学校的历史和大学精神的积淀,是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形成的校园内全体人员共同遵守的道德信念、价值标准,是凝聚人心、展示形象、提高文化精神的重要体现,对辅导员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产生深刻影响。从培育辅导员核心价值观角度出发,校园文化是培育辅导员核心价值观的载体。“人是一种文化存在,”[6]建设什么样的校园文化给辅导员内在的精神世界和精神需求以合理的定位和应有的价值。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下的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及制度文化是辅导员核心价值观确立的支点。第一,校园物质文化是辅导员核心价值观形成的基础。物质文化属于校园文化的硬件,是校园文化设施、校园文化媒体、校园文化环境等有形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校园物质文化的一个个实体,以及各实体间结构的关系,表现出校园整体精神的价值取向,反映了一定的教育价值观。教育社会学家科尔鲁指出“物体在空间里的摆设并不是随心所欲的,房间以其物质形式表示着该场所与机构的精神与灵魂。一位教师的房间可以告诉我们他的性格以及他正在干什么。”[7]因此,校园物质文化以一种无形的力量渗透于辅导员的思想教育及管理等校园实践活动,是辅导员核心价值观形成的基础条件。第二,校园精神文化是辅导员核心价值观形成的核心。精神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校园精神文化环境是通过学校成员共同的实践活动并经历史的积淀、选择、凝练发展而成,代代传承的校园精神文化,是激发辅导员核心价值观形成的内在动力。全体员工实事求是、团结协作、艰苦奋斗、高效严谨、细心耐心的工作作风;全体教师为人师表、敬业爱生、耐心细致、严谨求实、开拓进取的教风;大学生积极向上、勤奋学习、尊师重教、求真求善、遵纪守法、文明礼貌的优良学风和班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