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士职业安全防护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Company Logo 手术室护士工作特点 ?特殊的工作环境,密闭、空气污染、放射线照射 ?接触患者血液、体液、锐器机会多,容易造成意外损伤,受到血源性感染危害 ?特定诊疗姿势,持久站立、搬运 器械、搬运病人 ?工作节奏快:生活无规律 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 ★血源性感染危害 ★物理性危害 ★化学性危害 ★心理社会性危害 ★其他危害因素 一、血源性感染危害 ☆乙型肝炎(HBV) ☆丙型肝炎(HCV) ☆艾滋病(HIV) ☆梅毒疟疾等 指存在于血液和某些体液中的能引起人体疾病的病原微生物,例如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和艾滋病病毒(HIV)、梅毒等。 (一)血源性病原体定义 含病毒高的血液和体液依次是: 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羊水等 含病毒低的血液和体液依次是: 尿液、粪便、汗液、泪液、母乳 不同体液病毒含量 (二)血源性感染途径 ?意外针刺伤 ?刀割伤 ?污血溅落到眼睛里或污染皮肤 针刺伤危险性有多大?1、只需0.004毫升带乙肝病毒的血液足以使护士感染,概念为6-30%,而感染HIV的概率为0.3%; 2、从病毒感染后到发生血转化有一期限,如HBV、HCV为8周,HIV为6个月; 3、到发病又有一定潜伏期.HBV、HCV、为45-60天.HIV为12年。 (三)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的防护 标准防范 防范措施 处理原则 标准预防三个基本要素 1)认为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需要进行隔离,接触上述物质时,必须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洗手和手消毒、戴手套 2)双向防护,保护病人保护自己 3)采取的隔离措施:空气隔离、 飞沫隔离、接触隔离 标准防范措施(一) 洗手和手消毒 戴手套 标准防范措施(二) 戴口罩和防护目镜 戴口罩 戴防护目镜 安全操作 1、针头/利器收集箱应不易刺破、防漏、可密封容器应放在安全伸手可及的地方 2、用过针头应立即丢入利器盒,不要毁损、弯曲或双手套回针帽 3、用后不能立即处理的,应使用单手回套法 4、不要将针放入过满的利器盒 5、脱掉手套后或接触体液后应立即洗手 标准防范措施(三) 处理原则 一洗 二挤 三消毒 四报告 二、物理性危害因素 (1)噪声 (2)紫外线 (3)★放射线 (4)电器伤 放射线的危害因素与防护 ①X线本身 ②机体本身 ③敏感度从高到低依次为: 淋巴-胸腺-骨髓-性腺-胚胎-肾-肝-肺-心 放射线的危害因素与防护 (1)屏蔽防护 (2)距离防护 (3)时间防护 (4)正确清除污染 三、化学性危害因素 (1)化学消毒剂 (2)化疗药物 (3)★麻醉废气 麻醉废气的防护 (1)添加和使用吸入性麻醉药时规范操作 (2)保障麻醉机密闭性,防止泄漏污染 (3)建立废气回收管道,将废气排出室外 (4)可使用废气吸附器 (5)妊娠期护士尽量减少接触吸入性麻醉药 四、心理社会压力影响 医—护关系 护理安全责任 工作—生活关系 轮班,体力恢复不佳,产生安全隐患 影响烟雾产生的总量及组成成分因素: ① 手术类型 ② 手术部位 ③手术医生的技术 ④组织病理学特征 ⑥设备使用时的能量形势及能量大小 ⑦设备使用的时间长短及频率 五、其他危害因素与防护 1、合理选择设备及设备使用模式、能量输出大小,避免不必要烟雾产生 2、采取附带吹烟装置的电刀笔 五、其他危害因素与防护 Company Logo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