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石嘴山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答案.docx
答案第1页,共1页
石嘴山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年级(上)期末考试
历史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D
C
D
D
C
C
B
C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A
A
A
D
B
D
17.(1)原因:宋代手工业与商业的进一步发展;坊市制的瓦解(或城市商业突破空间限制);官府对工商业的控制减弱;维护市场正常秩序与行业整体利益的需要;为应付官府各种封建义务,减轻行户的负担。
(2)评价:积极作用:推动了工商业发展,有利于中世纪欧洲城市的兴起和市民阶层的壮大;有利于维护市场稳定,规范行业生产和行业的垄断或发展;兼有教化、慈善和社交功能,对强化基层社会治理起到推动作用。消极作用:控制严密,压抑了工商业的活力;否定对财富的追求,不利于人文精神的发展;反对竞争与创新,不能适应中世纪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要求。
18.(1)特点:与世界电力起步发展基本同步;由外国人开启电力事业;集中在中心城市,地域分布不平衡;处于幼芽状态。
(2)原因:国家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发展的推动;政府的支持。
19.(1)负面影响:工人生活环境恶劣;环境污染严重;贫富分化加剧;普遍使用童工。(任答三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2)特点:政府主导和推动(将国营企业转让给私人资本家);向西方学习(主动学习、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国营企业和私人资本相结合。(任答两点即可)
意义:加速日本工业化进程(或促进日本近代化发展);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20.示例:观点:轻徭薄赋、物阜民丰、人口增长等“治世”内涵反映了小农经济发展的要求。阐释: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维护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故得到历代统治者的重视。(或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一个时代的社会发展水平)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发展是社会稳定和国家繁荣的重要表现,因此,统治者往往通过轻徭薄赋等政策来减轻农民负担,促进经济发展,以实现“治世”的目的。汉代“文景之治”实行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的政策后,“民众大增,是以太仓有不食之粟,都内有朽贯之钱”“米斗三钱”“户阖不闭,行旅不赍粮,取给于道”等则反映了“贞观之治”下唐代经济的繁荣和社会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