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国际贸易-海闻03 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基本模型.ppt

发布:2018-05-31约4.26千字共2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3章 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基本模型 本章主要内容: ?新古典贸易思想 ?赫克歇尔-俄林资源禀赋贸易模型 ?对赫克歇尔-俄林资源禀赋模型的实证检验 3.1 新古典贸易思想 ?一、新古典贸易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新古典贸易理论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生产要素的框架下分析产品的生产成本 (2)运用总体均衡的方法分析国际贸易与要素变动的相互影响 二、赫克歇尔-俄林的主要贡献 赫克歇尔:不仅从生产要素的禀赋和使用比例来阐述了贸易的基础,也揭示了贸易对要素价格的影响。 俄林的贡献可以概括为: 1. 揭示了区间贸易与国际贸易形成的原因。 2. 指出了国际贸易中的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 3.2 赫克歇尔-俄林资源禀赋贸易模型 一、基本假设 (1)两种生产要素 (2)两种可贸易产品 (3)两个国家 (4)每个国家的生产要素都是给定的 (5)生产技术假定相同 (6)生产规模报酬不变 (7)两国的消费偏好相同 (8)完全竞争的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 (9)无运输成本,无关税,或其他阻碍国际贸易自由的障碍 赫克歇尔-俄林的基本论点 (1)每个国家用自己相对丰富的生产要素从事商品的专业化生产,并参与国际交换,就会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相反,就会处于不利的地位。因此,在国际贸易中,一个国家总是出口那些用自己相对丰富的要素生产的产品,进口那些需要自己相对稀缺的要素进行生产的产品。 (2)如果两个国家生产要素存量(比如劳动与资本)的比率不同,即要素禀赋不同,那么即使两国资本与劳动力的生产率完全一样,也会产生成本的差异,这是贸易发生的直接原因。 二、生产与贸易模式 劳动充裕的国家拥有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资本充裕的国家拥有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如果两国发生贸易,劳动充裕的国家应该生产并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资本充裕的国家应该生产并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如何判断一个国家的要素禀赋类型? 最重要的依据是:要素禀赋构成比例 一个大国比如美国有1000个劳动力,2000个资本;一个小国比如智利国家有800个劳动力,800个资本,怎么判断这两个国家哪一个是资本密集型的?哪一个国家是劳动密集型的? 总体均衡分析(略去) 局部均衡分析 三、贸易影响与贸易所得 局部均衡分析 1. 单个商品国际市场价格的形成 1.0 0.5 P(千元) Q P(千元) P(千元) 1.5 1.0 0.5 1.5 1.0 出口 进口 Q Q D DM D S Sx S (A)中国大米市场 (B)国际大米市场 (C)美国大米市场 图3.3 大米贸易及其国际市场价格的决定 2. 贸易条件 “贸易条件”(Terms of Trade,简称TOT): 一国出口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Px)与该国进口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Pm)的比率 贸易条件 (TOT) = Px / Pm Px = ∑xi Pi Pm = ∑miPi 贸易条件改善;贸易条件恶化 见课本P89. 3、贸易对本国进口行业商品价格、生产及消费的影响 P(千元) P0=2 P*=1 供给曲线 需求曲线 进口M 0 S1 S0 = D0 D1 数量 结果:国内同类产品的价格下降,生产减少,消费增加 图3.4 进口对本国商品价格、生产及消费的影响 4、贸易对本国出口行业商品价格、生产及消费的影响 价格(千元) P*=1 P0=0.5 出口(X) 供给曲线 需求曲线 0 D1 S0 =D0 S1 数量 影响:出口产品的价格上升,生产增加,国内消费减少 图3.5 出口对本国商品价格生产及消费的影响 5、单个商品市场上的贸易利益 S D Q P(千元) 自由贸易利益 价格: 生产: 消费: 利益变动: 生产者剩余: +(a +b) 消费者剩余: - a 总计: + b a b P0=0.5 P*1=1.0 出口市场 0 80 100 1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