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2 高三生物-2014~2015学年度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二)生物试题.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4~2015学年度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研()
生 物 第卷(选择题55分)
(本部分包括20题,每题2分,共计40分。每题只有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细胞内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例升高,新陈代谢的强度减弱
B.脱氧核糖只分布在细胞核内,核糖只分布在细胞质中
C糖类和脂肪都是细胞生命活动的重要能源物质
D.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是细胞多样性的根本原因【考查方向】【解析】构建蛋白质、核酸、糖类、脂质之间的内在联系
2.肉毒杆菌是种生长在缺氧环境下的细菌,其生命活动过程中会分泌一种蛋白质类的肉毒杆菌毒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肉毒杆DNA
B.肉毒杆菌细胞中没有染色体,遗传信息都贮存在质粒中
C.肉毒杆菌维持生命活动的能量主要来自线粒体
D.肉毒杆菌毒素的合成和分泌过程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参与【考查方向】【解析】不同细胞类型的异同点
3.下列生理过程或反应,不能在人体肝细胞中进行的是
A.以核苷酸为原料合成核酸 .氨基酸脱水缩合
C.消耗ATP,吸收Cl206 D.分解2O,同时生成、02和ATP【考查方向】【解析】分解H2O生成[H]4.下列关于酶和AP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酶通过提供能量或降低活化能来提高反应速率 B.酶在催
C.ATP彻底水解的产物为磷酸、核糖和腺嘌呤
D.酶促反应均需ATP水解提供能量【考查方向】【解析】“一个步骤,两个方法”进行解答。
所谓“一个步骤”,指的是解答的“通用”步骤:先分组编号,再施加实验条件,然后保温一段时间,最后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并分析得出结论。
所谓“两个方法”,其一指的是“对比法”。酶的某种特性的验证或探究,必须通过对比得出结论。如高效性,需通过酶与无机催化剂催化效率的对比得出;专一性,需通过比较同种酶不同底物或不同酶同种底物的反应是否能够进行得出;温和性,需通过比较温和条件和极端条件(高温、强酸、强碱)下反应是否能够进行得出。因此,对比法是解答酶实验试题的必备策略。方法之二是“梯度法”,它是探究、确定酶促反应最适温度、最适pH的最佳方法。一般设置一系列具有一定温度(pH)梯度的装置,比较得出酶促反应最快的一组,其对应的温度(pH)为最适。
总之,掌握了上述“一个步骤,两个方法”,就等于抓住了解答与酶相关实验题的关键,可使解析清晰顺畅,轻取高分。
5.下列有关生物科学史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格里菲斯根据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得出了DNA是转化因子的结论
B.摩尔根采用假说一演绎的研究方法确定了“基因位于染色体 C.拜尔通过实验证明尖端产生的刺激在下部分布不均匀是造成胚芽鞘弯曲生长的原因
D.林德曼采用模型分析的方法揭示了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 【考查方向】【解析】格里菲斯根据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6.下图为光合作用反应过程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过程中光能转变成ATP
B.乙过程中碳原子转移途径是C02C3→C5→(CH20)
C.乙过程为甲过程提供的关键物质有ADP和Pi等
D.干旱初期,甲过程产生的[HI相对含量会明显降低【考查方向】【解析】CO2→C3→(CH2O),B错误;乙过程消耗ATP和[H]用于C3还原,产生ADP和Pi7.下列有关PCR技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PCR技术扩增的对象是氨基酸序列
B.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的特点是边解旋边复制
C.PCR扩增循环l5次后大约可以得到2个片段
D。PCR技术可用于基因诊断、亲缘关系判断和胚胎移植等【考查方向】【解析】’-5’序列,而DNA分子两条链是反向互补,则DNA复制过程一条链是连续的,另一条链不连续,B错误;DNA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复制n次可得到2n个DNA片段,则扩增15次后可得到215个片段,C正确;PCR技术不能用于胚胎移植,D错误。
8.核酸疫苗又称基因疫苗,能将编导入机体细胞,由宿主细胞的表达系统合成抗原蛋白,诱导宿主产生对该抗原蛋白的免疫应答。以下关于核酸疫苗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核酸疫苗的表达载体中除了目的基因外,还必须有启动子、终止子等
B.核酸疫苗的外源基因一定不会整合到宿主染色体中,因此更加安全稳定
C.核酸疫苗导入机体后,可以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
D.核酸疫苗的免疫具有持久性,一次接种可获得长期免疫力【考查方向】【解析】9.下图为真核细胞中的转录过程示意图,图中1-6表示核苷酸,有关叙述正确
A.该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核内,需要消耗ATP
B.图中2和5的碱基种类相同,五碳糖的种类不同
.图中4、5、6中的碱基可组成一个密码子,细胞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