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会计第九章.ppt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九章 利润形成与分配利润是怎样形成的?利润形成后又该如何进行分配呢?还记得第八章学过的利得的概念吗?利润概念: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与损失等。利得是指非日常活动形成,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 9.1利润的形成营业利润 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一)、营业利润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 费用—资产减值损失+投资收益(—投资损失)营业收入:是指企业经营业务所确认的收入总额,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 业务收入。营业成本:是指企业经营业务所发生的实际成本总额,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和 其他业务成本。资产减值损失:是指企业计提各项资产所形成的损失。投资收益(损失):是指企业以各种方式对外投资所取得的收益(或发生的 损失)。(二)、利润总额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营业外收入:是指企业发生的与其日常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利得。营业外支出:是指企业发生的与其日常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损失。(三)、净利润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注意:营业外收入不属于收入。(四)、营业外收入概念:是指企业发生的与日常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利得。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盘盈利得、罚款利得、捐赠 利得、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等。账户设置营业外收入企业确认的各项营业外收入期末结转至“本年利润”的营业外收入结转后期末无余额业务9-1:公司按规定转消确定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5000元。业务9-2:公司在购销业务中,由于对方违约,收到对方支付的 违约金30000元1.借:应付账款5000 贷:营业外收入50002.借:银行存款30000 贷:营业外收入30000(五)、营业外支出概念:是指企业发生的与日常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损失。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盘亏损失、罚款损失、公益性 捐赠支出、非常损失等。账户设置营业外支出企业发生的各项营业外支出期末结转至“本年利润”的营业外支出结转后期末无余额业务9-3:企业因延期纳税,以银行存款支付税收滞纳金3000元。业务9-4:赞助某足球俱乐部100000元,以银行存款支付。1.借:营业外支出3000 贷:银行存款30002.借:营业外支出100000 贷:银行存款100000(六)、本年利润为反应企业利润的形成或亏损的发生,设置“本年利润”科目。本年利润期末转入的各项成本、费用和损失期末转入的各项收入、利得发生亏损数额实现利润数额期末将余额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结转后无余额业务9-5:公司有关损益类账户余额见下表:账户名称本期余额账户名称本期余额主营业务收入6 000 000管理费用770 000主营业务成本4 000 000财务费用200 000 营业税金及附加 80 000资产减值损失100 000其他业务收入 700 000投资收益600 000其他业务成本 400 000营业外收入 50 000 销售费用 500 000营业外支出250 0001.结转各项收入、利得类账户: 借:主营业务收入6 000 000 其他业务收入700 000 投资收益600 000 营业外收入50 000 贷:本年利润7 350 0002.结转各项费用、损失类账户: 借:本年利润6 300 000 贷:主营业务成本4 000 000 其他业务成本400 000 营业税金及附加80 000 销售费用500 000 管理费用770 000 财务费用200 000 资产减值损失100 000 营业外支出250 000 利润总额(税前利润)=7 350 000—6 300 000=1 050 000元当期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应纳税所得额=税前会计利润±纳税调整项目 注意:税前利润与应纳 税所得额是不同的哦!9.2所得税费用企业实现利润后,应按税法的规定计算交纳企业所得税。企业所得税是对在我国境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其他经济活动的企业,就其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税。1.纳税调整增加额:主要包括税法规定允许扣除项目中,企业已计入当期 费用但超过税法规定扣除标准的金额(如超标的工资、业务招待费等),以及企业已计入当期损失但税法规定不允许扣除项目的金额(如税收滞纳金、罚款、罚金等)。2.纳税调整减少额:主要包括按税法规定允许弥补的亏损和准予免税的项目(如五年前内的未弥补的亏损和国债利息收入等)。业务9-6:公司全年税前会计利润1 050 000元,其中包括本年收到的国库券利息收入20 000元,营业外中支出中有10 000元是税收滞纳金,当年按税法核定的全年计税工资为150 000元,公司当年实发工资为170 000元,公司所得税税率为25%,无其他纳税调整因素。纳税调整增加额=170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