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气举排水采气工艺作法.ppt

发布:2018-04-05约4.5千字共2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目 录 前言 1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工艺设计 3 施工作业要求 4 气举投产运行 5 气举生产井管理 6 健康、安全与环境控制 7 5 气举投产运行 5.1 气举启动及卸载 5.1.1缓慢开启注气节流阀或压缩机采用低档注气,每10min注气压力增加值不超过0.6MPa,当注气压力达到4.0MPa~5.0MPa后可采用高档注气。 5.1.2将注气压力调整到比设计注气启动压力高0.5~1.0MPa。 5.1.3当注气压力突然降低或者油管中产液流速突然上升时,表明顶阀已经开始进气。 5.1.4注意观察油管压力和套管压力,直到达到设计注气深度,必要时应测试确定注气点位置。 5.1.5采用液氮气举时,当气举启动成功后应立即降低液氮泵车排量,以降低井口回压,提高气举效率。 5 气举投产运行 5.1.6若出现由于地面注气压力受限造成气举启动困难的情况,可采用以下方法帮助气举启动: a)向环空内注一定量的水然后再注气,使环空内形成气水两相段塞流,以增加气举阀处环空压力。 b)向油管内注入一定量的气,降低油管内压力梯度,然后再重新开始气举。 5 气举投产运行 5.2 进入生产流程时机 5.2.1 对于气藏排水井,当达到设计注气深度且举液过程稳定后,控制井口油压使其满足外输条件后进入生产流程。 5.2.2 对于排水采气井,当返出气量明显高于注入气量后,控制井口油压使其满足外输条件后进入生产流程。 目 录 前言 1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工艺设计 3 施工作业要求 4 气举投产运行 5 气举生产井管理 6 健康、安全与环境控制 7 6 气举生产井管理 6.1 气举生产过程中,定时录取注气量、出气量、出水量、井口油压、井口套压及井口温度数据,必要时可对气井的动液面深度或井底流动压力进行监测。 6.2 气举出现异常的井,应根据动液面深度或井底流动压力等动态资料按SY/T 6484-2005中第4章的规定进行气举工况诊断及故障区域确定工作,并针对故障原因进行气举制度优化调整 6.3 在气举排水采气工艺实施过程中,在不少于3种注气制度下观察气举排水达到稳定后的动态,对比不同注气制度下的动态,确定最佳的注气工作制度。高气液比气举井气举排液复活后,应及时调整注气量,提高气举效率,必要时应停止气举。 目 录 前言 1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工艺设计 3 施工作业要求 4 气举投产运行 5 气举生产井管理 6 健康、安全与环境控制 7 7 健康、安全与环境控制 7.1 气举初期若需临时放空,天然气应进行燃烧处理,对于使用氮气进行气举作业的井,点火口应装有长明火。 7.2 注气管线及放喷管线应固定牢靠,气举施工时现场施工人员不应跨越、靠近高压管线。 7.3 排出的地层水应及时回注或经处理达标后排放 7.4 气举工艺施工过程中,按SY/T 5225-2005中第4章和第5章的规定,对施工作业和生产过程中的防火防爆进行规范。 7.5 对于含有硫化氢的气井进行气举排水采气施工作业时,按照SY/T 6227-2005和SY/T 6610-2005中相关要求执行。 7.6 安全和环境控制要求按照SY/T 5587.3-2004中相关条款执行。 * LOGO 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SY/T 6124-2010 气举排水采气工艺作法 采油采气专业标准化委员会 二〇一一年六月 目 录 前言 1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工艺设计 3 施工作业要求 4 气举投产运行 5 气举生产井管理 6 健康、安全与环境控制 7 1 前言 标准编制的目的 产水气井的气举排水采气工艺是国内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工艺技术,通过本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将推动本项技术的推广和规范化,并指导该项工艺的实施。 标准的作用 本标准进一步完善了气举排水采气工艺作法,使本标准更具适应性,本标准实施后将提高气举排水采气工艺作法的整体水平,为进一步提高气举排水采气工艺作法水平起到积极作用,同时有利于气举排水采气工艺安全作业。 1 前言 标准的应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采用气举阀进行气举排水采气的工艺设计、施工作业要求、气举投产运行、气举生产井管理、健康、安全与环境控制。 本标准适用于产水气井采用气举阀进行的气举排水采气工艺作业。 目 录 前言 1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工艺设计 3 施工作业要求 4 气举投产运行 5 气举生产井管理 6 健康、安全与环境控制 7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SY/T 5225-2005 石油天然气钻井、开发、储运防火防爆安全生产技术规程 SY/T 5587.3-2004 常规修井作业规程 第3部分:油气井压井、替喷、诱喷 SY/T 5810-2003 连续气举采油井设计及施工作业 SY/T 6277-2005 含硫油气田硫化氢监测与人身 安全防护规程 SY/T 6450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