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海外并购影响因素分析.docx

发布:2019-08-07约6.76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目 录 TOC \o 1-3 \h \z \u 一、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现状分析 1 二、影响我国企业海外并购外部因素分析 2 (一)法律制度 2 (二)政府背景 2 (三)有效的中介机构支持 3 三、影响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自身因素分析 3 (一)企业经济实力 3 (二)自主知识产权的支撑 4 (三)海外并购经营管理人才储备 4 (四)文化整合能力 4 四、案例分析 5 (一)案例背景 5 (二)影响因素分析 6 五、结论与建议 7 参考文献 8 PAGE 8 摘 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中国市场经济正在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资本输出已经成为新一轮对外合作的重点。然而由于经验和理论的缺乏,现在我国本土企业在海外并购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对现有状况处理不佳。本文就我国企业海外并购中存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意在发现相关的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总结经验并相应的提出一些自己的建议。 关键字:海外并购;外部因素;内部因素;TCL 一、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现状分析 在“走出去”战略的指引下,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参与到海外并购活动。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制造业大国,但是在技术,资源,市场方面与世界发达经济体尚存在巨大的差距。通过海外并购,中国企业可以解决制约长远发展的三大难题——技术、资源和国际市场。一方面并购国外一些比较好的技术资源解决我国技术瓶颈难题,发展中国创造,提升品牌认知度和开拓国外市场;另一方面,可以到海外市场购买更多的战略性资源产品,如石油和矿产。 2006年股权分置改革基本成功完成至今,我国企业掀起了一波海外并购浪潮,其中涉及矿产、石油、汽车、飞机、家电以IT行业等。海外并购已成为我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实现其规模扩张和获取各种资源的有效途径。然而,据统计,我国企业海外并购成功率并不高,仅有33%算的上成功的海外投资并购例如,联想用12.5亿美元购入IBM的PC业务,使得联想的PC全球排名由第九一下跃至第三。这次并购从品牌、技术、管理、产品、战略联盟和运营等各方面对于联想本身都有巨大的提升。然而有67%的海外并购不成功,例如中海油失意尤尼科、海尔退出对美泰的收购、TCL和阿尔卡特劳燕分飞、华为、中兴等因“安全问题”收购业务搁浅等一系列海外并购失败案例。从中可以看出,由于我国企业海外投资并购起步晚没经验,因此在实现海外并购的道路上是荆棘满布,坎坷颇多,还存在着诸多障碍因素,因此认真分析影响我国海外投资并购成败的影响因素意义重大。 二、影响我国企业海外并购外部因素分析 (一)法律制度 1、海外投资的法律法规体系不够完善。从海外并购立法来看,从事跨国并购,法律的保障是非常重要的。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都采取了立法手段保护和支持国内企业的境外投资活动,但在我国,目前企业从事跨国投资、并购的法律还相当缺乏,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迄今我国还没有一部专门规范、约束与保障企业海外投资与并购的法律。第二、双边及多边投资、跨国并购协定滞后。我国与其他国家和政府签订的一些双边和多边协议无法有效地支持我国企业的海外并购,在对外投资保护等方面权力不对等,并且我国没有建立境外投资保证制度。这些法律与制度方面的缺陷对我国企业实施海外并购是十分不利的,大大增加了企业海外并购失败的风险。 2、国际法律体系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开展国际经济合作起步比较晚,经济实力、科技水平、创新能力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也处于劣势地位,这些不利因素使得我国在参与国际规则制订时缺乏足够的话语权,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国以及我国企业只是己有国际经济交往游戏规则的一个被动接受者。 (二)政府背景 中国完成对外并购交易中有80%左右是国有企业完成的。尽管近年来高科技民营企业对海外并购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但国有企业仍然是海外并购的主角。国有企业与中央或地方政府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一些国有企业如中石油、中石化、中国网通等企业在同行业中还处于垄断或半垄断地位,具有雄厚的资金实力。然而正是我国国有企业的这种政府背景,使得我国国有企业在征战海外的并购过程中遇到了一定的阻力。一些国家开始怀疑我国国有企业发起海外并购背后存在着一些政治动机,进而对我国国有企.业海外并购产生了一种戒备心理。中海油在竞购美国百年老牌石油企业—优尼科公司时,尽管出价比竞争对手美国雪佛龙公司高出7亿美元,但是由于未能通过美国政府的审查而最终搁浅。2009年中铝斥资195亿美元收购澳大利亚力拓公司,澳大利亚国内的一些议员和政府官员认为,中铝这个大型国有企业可能代表着中国政府利益。他们以国家安全为由对这桩并购案进行否决。 (三)有效的中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