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颌面外科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资料重点总结.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 1
口腔颌面外科学:一门以外科治疗为主,以研究口腔器官(牙、牙槽骨、唇、颊、舌、腭、咽等)、面部软组织、颌部诸骨(上颌骨、下颌骨、颧骨等)、颞下颌关节、唾液腺以及颈部某些疾病的防治为主要内容的学科。
Anesthesia 19
麻醉:用药物或非药物使病人整个机体或机体的一部分暂时失去知觉,以达到无痛的目的。
Local anesthesia 19
局部麻醉:用局部麻醉药暂时阻断机体一定区域内神经末梢和纤维的感觉传导,从而使该区疼痛消失。确切的含义是局部无痛,即除痛觉消失外,其他感觉如触压、温度觉等依然存在;病人仍保持清醒的意识。
General anesthesia 36
全身麻醉:麻醉药物进入人体后,产生可逆性全身痛觉和意识消失,同时存在反射抑制和一定程度肌松弛的一种状态。
Impacted teeth 75
阻生牙:由于邻牙、骨或软组织的阻碍而只能部分萌出或完全不能萌出,且以后也不能萌出的牙。
Dry socket 96
干槽症/纤维溶解性牙槽炎fibrinolytic alveolitis
拔牙2-3天,局部剧烈疼痛,向耳颞部、下颌下区或头顶部放射,拔牙窝空虚,有恶臭。治疗应局麻下去除腐败坏死物,填塞碘仿纱条
Implant 106
种植体:牙种植体指为了支持义齿修复的上部结构,用外科手段在上颌或下颌颌骨内植入人工材料设计的装置。按植入部位分为骨内种植体、骨膜下种植体、牙内骨内种植体及粘膜内种植体。
Pericoronitis 139
智牙冠周炎:智牙(第三磨牙)萌出不全或阻生时,牙冠周围软组织发生的炎症。临床上以下颌智牙冠周炎多见。
Cellulitis of the floor of the mouth 153 Ludwig’s angina 153
口底蜂窝织炎/口底多间隙感染:口底各间隙相互连通,一个间隙感染很容易向各间隙蔓延引起广泛的蜂窝织炎。口底多间隙感染一般指双侧下颌下、舌下及刻下间隙同时受累。其感染可能是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的化脓性口底蜂窝织炎;也可能是厌氧菌或腐败坏死性细菌为主引起的腐败坏死性口底蜂窝织炎,后者又称为路德维希咽峡炎。
Osteomyelitis of the jaws 155
颌骨骨髓炎:包括骨膜、骨密质合骨髓以及骨髓腔内的血管、神经等整个骨组织成分发生的炎症过程。
Pyogenic osteomyelitis of jaws155
化脓性颌骨骨髓炎:多由牙槽脓肿、牙周炎、第三磨牙冠周炎等牙源性感染而来,其次为因粉碎性骨折或火器伤等开放性损伤引起骨创感染。病原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为链球菌。
Radioactive osteomyelitis of jaws164
放射性颌骨坏死(骨髓炎):因鼻咽癌或口腔颌面部肿瘤进行大剂量放射治疗后,引发放射性颌骨坏死,继发感染而形成骨髓炎。
Furuncle 168
疖:引起单一毛囊及其附件的机型化脓性炎症,其病变局限于皮肤浅层组织。
Carbuncle 168
痈:相邻多数毛囊及其附件同时发生急性化脓性炎症,病变波及皮肤深层,毛囊间组织时,可顺筋膜浅面扩散波及皮下脂肪层,造成较大范围的炎性浸润或组织坏死。
Debridement 189
清创术:对局部外科伤口进行早期外科处理,是预防创口感染和促进组织愈合的基本方法。6-8小时内进行,步骤包括:冲洗创口,清理创口和缝合
AO198/Rigid internal fixation 202
坚强内固定:通过骨折的解剖复位与骨块间的加压,在坚强的内固定下,达到骨折的愈合。借助坚强固定,一期恢复骨干骨折的解剖学连续性和力学完整性Dento-maxillofacial deformities 437
牙颌面畸形:因颌骨生长发育异常所引起的颌骨体积、形态,以及上下颌骨之间及其与颅面其他骨骼之间的关系异常和随之伴发的牙合关系及口颌系统功能异常,外观则表现为颌面形态异常。
填空:双手合诊的部位、方法、顺序 6
一手的拇指和示指或双手置于病变部位上下或两侧进行,前者用于唇、颊、舌部检查,后者适用于口底、下颌下检查。双合诊应按“右后向前”顺序进行。
简述/填空:局麻方法(4个)21
冷冻麻醉、表面麻醉、浸润麻醉、阻滞麻醉
简述/填空:局麻的并发症 33
晕厥、过敏、中毒、注射区疼痛、血肿、感染、断针、暂时面瘫、神经损伤、暂时性牙关紧闭、暂时性复明或失明
填空:拔牙的禁忌症 53
心脏病、高血压、血液病、糖尿病、甲亢、肾病、肝炎、妊娠、经期、感染急性期、恶性肿瘤、长期抗凝药物治疗、长期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神经精神病
填空:牙挺的支点 63
牙槽突
填空:引起化脓性口底蜂窝织炎的病原菌 153
主要是葡萄球菌、链球菌
填空:窒息的种类 176
阻塞性窒息、吸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