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强化家庭教育实现家校合作》.ppt

发布:2017-06-18约1.02万字共8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和谐的家校合作 为家长提供参与学校教育的机会,在参与中培养家长对学校的认同感。 (1)聘请家长志愿者为班级和孩子们服务: 在国外,家长通过到学校做义工的形式参与学校教育十分普遍。这对于家长来说,是参与学校活动,了解学校的途径,对于学校来说,既为一些管理工作提供了很好的人力资源,又能够增进家校之间的感情 梁晖老师在新生入学的第一次家长会上,公开需要的志愿者岗位、要求、人数,由家长根据自身条件向班主任自荐。经过筛选后通知家长本人。如:学校经常要开展一些大扫除、远足等活动,对于低年级学生,教师管理的难度较大。而这些工作不需要太多的文化和专业知识,只需要耐心细致就可以了。他们会选择一些文化程度不高,又是专职的家庭主妇作为他们的志愿者。 当家长们看到他们能为孩子的利益有所作为时,便会积极参与。由家长帮助建立一个家校合作资源库既有利于学校又有利于家长。家长志愿者们可以成为搜集者。比如:挑选一些适合这一年龄阶段的孩子阅读的儿歌、故事,提供给老师。由于学生们动手能力比较弱,新课程的理念也非常重视培养孩子的探索精神,但很多家长,怕孩子出危险,怕把家里好好的东西给拆坏了,所以孩子很多的想法被扼杀在萌芽状态。就动员家长志愿者为学生收集一些生活中的废弃物,如碎布、木屑、塑料饮料罐、旧玩具等,可供孩子们进行手工制作和满足一些孩子对一些东西拆装的好奇心。 和谐的家校合作 (2)建立班级家长组织。 在班级中成立“家长委员会”等组织机构,更能增强家长的参与学校教育的兴趣和责任心。经过家长自愿报名后,投票产生的家长委员会,可以在教师和家长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帮助教师策划班级活动,为班级提供所需的帮助和支持:如外出乘座车辆、参观活动的场地等。同时,也可以向教师反映家长意愿,或代替教师出面澄清一些事实。通过参与这些工作,让他们感受到教师是真正把他们当作了合作者。 和谐的家校合作 (3)预约听课制 家长如果有空,想来学校了解孩子一天的学习,可以随时提出要求,只要提前几天预约。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决定听几节课或全程参与一天的活动。对于大多数家长来说,总是习惯于学校发出邀请才来听课,能主动预约听课需要建立在家长已非常主动参与学校工作中的基础之上。许多家长也往往会有一些顾虑,想到这样做会不会留下一个不信任老师的坏印象。因此,可以把这项工作交给班级的家长委员会,由他们提出。同时做好教师的思想工作,消除他们的误解。这样做,可以弥补一些家长因不能参加一学期一次的家长开放日活动的遗憾,又让家长感受到自己的权利得到尊重。家长们通过一天的全程参与,对自己的孩子会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从老师的教学中学习一些有效的教育方法,感受教师工作的辛苦,从而更体谅老师。 和谐的家校合作 (4)形式多样的家长会 和往年相比,我们学校在家长会的形式、数量上均有所改变。同步合作的实施,必然需要一个经常交流的平台,让家长谈收获,摆困惑、探讨途径。因此,家长会的召开与否不完全由学校决定,由家长在培养指导书上填写自己遇到的问题,如果教师发现问题具有普遍性,则向家长发出“专题讨论会”的邀请书,希望参与讨论的家长可以定时间,坐下来共同探讨,主持人有时是班主任,有时是某位家长。记得还有一次他们用书面材料的形式向家长传递信息,把某些家长一些有效的方法整理出来,再反馈给家长,供家长们参考。家长会的地点可以在学校,也可以在某位学生家中,或外出找一个休闲场所,如海滨公园。丰富的形式、宽松的氛围,让家长们畅所欲言,许多问题在观点的碰撞中产生火花。对于一些文化层次比较低、性格内向的家长,每次邀请两三位参与,即使不参加讨论,也能从别人的讨论中受益。 和谐的家校合作 (5) 指导建立家庭互助组(宝安试点区的经验) 每个班级六十名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的家庭文化层次较高,有的家庭父母几乎是文盲,有的家庭富裕,有的家庭贫穷;有的家长忙碌,有的家长空闲。有些能指导学业,有些有时间带孩子外出活动;有的能为孩子讲故事,有的能教孩子做手工。如果能利用各个家庭的优势,实现家庭教育之间的互补,对孩子的全面发展必然十分有利。家长建立互助组是一条有效途径。他们发给每个家长一张表格,了解家庭基本状况及希望对方家庭、孩子的条件,为他们牵线搭桥。这样的互助活动,不仅使孩子的生活丰富了,课余有了小伙伴,还增加了孩子的竞争意识、合作意识。 科学、民主、富有创造性的合作。 1、合作目标的确立。 既然是合作,首先应确立合作的目标,针对目前家校合作的缺乏计划性和延续性,笔者认为应首先确立合作的总体目标:建立家长与学校之间长期而稳定的合作关系,着眼于合力塑造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密切关注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变化,在孩子成长发展的每一个关键时期给予适当的帮助和引导。同时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和育儿技巧,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向更高水平迈进。 科学、民主、富有创造性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