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IE生产线平衡与生产效率.ppt

发布:2017-02-07约字共2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生产线平衡与生产效率 IE TEAM Prepare by: James Approved by: Sunny IE定义 工业 工程,简 称 IE(Industrial Engineering),是世界上公认 的能杜绝各种浪费有效地提高生产率和经 济效益的把技术与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的一门边缘 性学科 工业 工程是对 人员 、物料、 设 备、能源和信息所组 成的集成系统 进 行设 计、改善和设 置的一门 学 科,它綜合運用數學、物理學和社會科學方面的專業知識和技術以及工程分析和設計的原理与方法,對系統所取得的成果進行鑒定、預測和評价 1, 生产线平衡率 = 各工序标准时间合计 耗时最长的工序标准时间 X总人数 2,生产线平衡损失率= 1-生产线平衡率 改善目的 目录 IE活動經常被當作效率改善的活動,通常人们把改善工厂效率的手法规纳为IE7大手法: 所谓生产线的平衡,是指各装配工序间的标准工作时间差距很小,作业速度均匀,无明显堆货或等待现象。各工序的标准生产时间差距越小,越能够保持生产的平衡。 所谓标准生产时间,是指在标准作业条件下,中等熟练作业人员以正常努力完成一项工作的时间。 备注:如果一条生产线由多个工序组成流水线作业或小组作业时,计算该工作之标准时间,应先分别计算每个人的工 作之标准时间,然后用最高的标准时间乘以作业人数。 例如:某项工作由五个人一起完成,每个工序的人均标准工时如下: 1.定义 20S 25S 22S 23S 21S 则该生产线标准工作时间=25S*5=125S 人均标准生产时间 工 序一 工序二 工序三 工序四 工序五 2.生产线平衡分析的目的 提高生产效率 缩短单位产品生产时间(增加单位时间的生产量) 改善“瓶颈”工序,减少工序间的等待时间 改善生产制造方法、改善工序流程 减少人员浪费 、提高士气 3.生产线平衡的表示法和计算方法 生产线平衡可用流动生产图来表示,一般有折线图(如图A)与柱状图(如图B)两种,其中的纵轴刻度表示标准时间,横轴表示工序名称。 图 A 4.生产线平衡分析的步骤 决定分析对象(生产线),以及分析对象的工程范围(工序流程 、布局 、物料 传 输...) 针对该生产线,进行工程分析,并把握其现状 各工序标准时间分析 制成流动生产图并计算生产线的平衡率 生产线平衡分析与结果检讨 ,拟订改善方案 A.利用生产线平衡损失率的分析 平衡损失率事实上衡量了各工序损失的全部时间占总时间的比率,如果各工序标准时间完全相同,则平衡损失率为零,故平衡损失率越低越好 ,一般应控制在 5%-13%之 间 ,不超过15%。 B.利用流动生产图进行检讨的方法 * 最耗时间的工序(Bottleneck)在哪里? C. 拟订改善方案 * 重新编制生产线 (包括:生产力 、单位产品生产时间 、人员配置 、工序流程 、布 局 、物流) * 决定流动作业速度 * 比较改善前后的生产线平衡, 确认改善效果 * 检讨工序间的余料及Kanban * 削减人手 * 最短工时的工序在哪里? * 次长 、次短的工序呢? * 柱开图呈现的“出谷”很陡吗? 5.生产线平衡的改善原则及方法 平衡原则 A.缩短Bottleneck 的工作时间(参考图C) * 分割作业,把一部分作业,分配到耗时较短的工序 * 改善作业,缩短作业时间(如动作研究 、活用工具等) * 作业机械化 * 提高机械化的效能 * 增加作业人员 * 更换作业人员(如技术较高之熟手)及作业标准化 B.改善耗时较短的工程(参考图D) * 分割作业,分配到其他耗时也较短的工序,从而忽略原工序 5.生产线平衡的改善原则及方法 * 从耗时长的工序,接过一部分作业 * 把耗时较短的工序结合起来 * 把需要两个人的工序,改成一个人就能应付的工序 图C 改善Bottleneck 工序的方法 图D 改善耗时短的工序的方法 5.生产线平衡的改善原则及方法 剔合排简原则 5.生产线平衡的改善原则及方法 工程分析原则 根据产品的工序流程图及制造指示,进行针对性的分析与改善,重点如下: A.有关工序方面的改善 * 取消无价值增加的工序 * 可否改善工序优率 、CPK以达到消除工序的目的? * 工序流程分割是否合理? * 可否重排工序? * 工具可否改善? * 可否机械化 、自动化? 5.生产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