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对待网络1[精心整理].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如何正确对待网络 网络有何作用 1. 必要性。 2. 实用性。 3. 现实性。 在我国,随着互联网的 迅速发展,中学生网民的 人数也越来越多。中学生 上网,可以扩大视野,增长见识,学到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可以结交朋友,增进友情;可以快速进行信息的加工、存贮和传输等等。 这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信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膨胀和爆炸,未来的世界是网络的世界,要让我国在这个信息世界中跟上时代的步伐,作为21世纪主力军的我们,必然要能更快地适应这个高科技的社会,要具有从外界迅速、及时获取有效科学信息的能力,具有传播科学信息的能力,这就是科学素质。而因特网恰恰适应了这个要求。邓小平爷爷不是说: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吗? 网络世界资源共享,它就像一个聚宝盆,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富金山,谁勤于在这座金山上耕耘劳动,谁就会有所得。你可以从中最快地查找学习资料,可以学会更多课堂外的知识,并灵活地运用课内知识,促进思维的发展,培养小学生的创造力。上网还可以超越时空和经济的制约,在网上接受名校的教育,有什么问题,你也尽可以随时通过网络得到老师的指导。而且互联网上的交互式学习、丰富的三维图形展示、语言解说等多媒体内容,使得学习变得轻松、有趣,这可是任何教科书都不可能具备的哦! 每所中小学建立电脑教室,普及网络知识,推动学生家庭上网,实现远程教育与知识共享是为了培养学生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的兴趣与意识,培养我们获取、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这已成为势在必行了。 网络带给人类的好处可谓数不胜数,网络的出现是现代社会进步,科技发展的标志。现代意义上的文盲不再是指那些不识字的人,而是不懂电脑脱离信息时代的人。在科学不发达的古代,人们曾幻想要足不出户,就晓天下事,如今信息高速已将此幻想变为了现实。作为二十一世纪的中学生,难道还能只读圣贤书,而不闻天下事吗? 但是…… 令人担心的是,有相当一部分中学生上网是热衷于聊天、玩电脑游戏和垃圾信息的浏览 网络成瘾 出于非工作学习目的每天 上网6小时以上,这是网 络成瘾的一个时间标准 这种上网状态持续了三个 月以上,才能构成网络成 瘾的病程标准 社会功能即学习、工作和交往的能力因长期上网而受损 网络上瘾原因分析: 一、个体原因: 自我控制能力较差 自我保护意识较差 激情有余,理性不足 人格结构发生改变 二、外部因素: 家庭教育方面:家庭缺乏对孩子的正确引导和监管,缺乏与孩子沟通交流,缺乏父母关爱,有些家长过分迁就孩子,学习空虚,只有到网吧消磨时间。 社会环境因素:社会对营业性网吧缺乏有效的监管,对网上违法犯罪活动打击不力。 高中生上网的弊端: 请看下列几则新闻 2005年曾发生过一起由网络引起的血案。 一个曾经很优秀的中学生因迷恋网络游戏而辍学,终日以网吧为家,因为向家人要钱上网遭到拒绝,竟然拿起菜刀对自己的奶奶连砍数十刀,至使其当场死亡。 另据中央十二频道《法制报道》栏目报道:某县三名初中生沉迷于网络游戏,经常昼夜不归。为了不被父母找到,他们选择了离家较远的网吧.两个昼夜后身无分文的他们延着铁轨回家,由于过度疲劳三人昏睡在铁轨上,被疾驶而来的火车当场碾死。 在校大学生涉黄被判11年 据新华社北京2月22日电 记者22日获悉,由全国扫黄打非办挂牌督办的无锡“12·02”手机传播淫秽物品牟利案,2010年2月11日由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24岁的在校大学生陈某某和24岁的无业青年潘某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11年和4年,并处罚金2万元和5000元。 网瘾暴力背后的现代青少年心理教育迷失 日前,韩国一中学生因沉迷网络游戏遭母亲责骂,冲动之下杀害母亲然后自杀身亡,这一事件引起韩国社会深思。针对这一事件,政府部门首先行动了起来。韩国女性家庭部白喜英部长于事发当日即登门吊唁了死者,并表示,这一事件表明网络游戏中毒加剧了社会的危险性,青少年政策的各主管机关应该感受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事实上,类似的暴力或者悲剧并不少见。 据《德州晚报》11月16日报道,16岁少年用砖头砸死修车老汉,而凶案发生的原因竟是少年试图抢劫钱财上网,如今,这名少年已经因抢劫杀人获刑15年; 据《衡阳晚报》11月15日报道,一名90后学生接连泡网吧52天,为上网抢劫杀人;据青岛新闻网10月30日报道,14岁少年因上网弑父,并同父亲的尸体同住24天…… 看到这些悲剧,我们的第一感觉往往是网瘾之毒如猛虎,有关部门应该出台政策预防网瘾的产生,社会各界应该加大力量预防网瘾。 但是,这远远不够,而网戒机构所能起到的作用也是有限的,而且,它的作用更多局限于网瘾发生后。如何预防网瘾依然是一个空白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