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高考化学临门一脚 电化学装置分析(含答案解析).docx
PAGE6/NUMPAGES6
猜押电化学装置分析
猜押考点
3年真题
考情分析
押题依据
原电池、化学电源
2022年第1题
高考对于电化学板块内容的考查变化变化不大,主要考查陌生的原电池装置和电解池装置的分析,对于电解池的考查概率有所提高,特别是利用电解池生产化工品和处理环境污染物成为命题特点。问题的落脚点主要是在电极的极性判断、两极发生的反应情况和电解液成分的参与情况这些问题上。
命题趋势:1.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及区别;2.电极反应式的书写;3.电子转移和离子迁移方向;4.电化学装置中的能量转换;5.电化学腐蚀与防护;
押题方向:1.新型电池技术(如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2.电化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如电化学降解污染物);3.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
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2022年第11题
押题一原电池、化学电源
1.科学家正在研制的铝电池未来有望取代锂电池。银铝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的优点,电池装置如图所示。电池放电时的反应为:(氧化高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l电极发生还原反应
B.电子从电极流向电极
C.正极电极反应式为:
D.当电路中通过电子时,溶液中有通过阳离子交换膜向右侧迁移
2.硅锰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电过程中,负极区溶液pH增大
B.导线上每通过1mole-,正极区溶液质量增加44.5g
C.将交换膜更换为阴离子交换膜,电解液换为NaOH溶液,电流更平稳
D.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3.近期,科学家研发了“全氧电池”,其工作原理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极a是正极
B.电极b的反应式:O2+4e-+2H2O=4OH-
C.该装置可将酸碱反应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理论上,当电极a释放出22.4LO2(标况下),KOH溶液质量减少32g
4.最近我国科学家研制出一种可充电双离子电池体系,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充电时,阴极区溶液的增大
B.放电时,每转移电子,负极区电解质溶液质量增加
C.放电时,正极反应式为
D.充电时,若极质量减少,则有通过阳离子交换膜
5.科学家称他们正在研制的铝电池未来有望取代锂电池。银铝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的优点,电池装置如图;电池放电时的反应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极发生还原反应
B.阳离子交换膜允许阳离子和电子通过
C.当导线中通过电子时,负极区溶液质量减小
D.正极电极反应式为
6.研究人员开发的一种,电池装置及在不同电压下的单位时间产量如图所示。
已:法拉第效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时。Y极电极反应为
B.双极膜中向Y极迁移
C.X电极上消耗时,双极膜中有发生解离
D.时,电压下连续放电10小时,外电路中通过,法拉第效率为
7.一种可充电电池(如图所示)。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电极上检测到和少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放电时,电极生成了,电极质量最多减少
B.充电时,会向电极方向迁移
C.放电时,正极反应有
D.放电时,电极电势较高
8.我国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可充电电池,其工作原理如下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充电时向Zn电极移动
B.充电时,阴极附近溶液的pH增大
C.放电时,当电路中转移0.2mol电子时,正极区溶液质量增加5.5g
D.放电时,电池总反应为
9.某研究团队利用东海海水和长江江水来制作渗析电池装置如图(不考虑溶解氧的影响),其中电极均为Ag/AgCl金属难溶盐电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工作一段时间后,ad两区NaCl溶液的浓度差减小
B.内电路中,由c区向b区迁移
C.d区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D.电路中转移时,理论上d区东海海水的质量减少23g
10.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一课题组发现:含有氨基和的电解液中添加盐酸三甲胺(TAH),能大大提高水系电池的利用率(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放电时,卤素离子通过阴离子交换膜向a极迁移
B.放电时,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C.充电时,b极与电源的负极连接
D.充电时,a极区生成1mol,b极析出65gZn
押题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11.电化学合成是对环境友好的合成方法,以对硝基苯甲酸()为原料,采用惰性电极电解法合成对氨基苯甲酸()的装置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直流电源a极为正极
B.离子交换膜为阴离子交换膜
C.每生成0.2mol对氨基苯甲酸,阳极室电解液质量减少9.6g
D.生成的总反应为:
12.间接电解法合成苯甲醛的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解过程中氢离子从左室向右室迁移
B.“氧化池”中发生反应:
C.电解结束后,电解池阴极区溶液升高(忽略溶液体积变化)
D.氧化池中产生的苯甲醛进入电解池对a极反应会产生影响
13.电化学合成是对环境友好的化学合成方法,以对硝基苯甲酸()为原料,采用惰性电极电解法合成对氨基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