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届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doc
安徽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届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
考生请注意:
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1.关于酶本质、作用和特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酶作用的强弱可用酶活性表示,即单位时间内底物的消耗量或产物的生成量
B.用二氧化锰和鸡肝匀浆对照,可以验证鸡肝匀浆中过氧化氢酶具有催化作用
C.所有具有生物学活性的酶和高温处理后失活的酶都能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
D.酶不适合保存在最适温度、最适pH条件下,酶在作用前后本身不发生化学变化
2.玉米非糯性基因(B)对糯性基因(b)是显性,如图为玉米培育的示意图。染色体缺失片段不影响减数分裂过程,但染色体缺失的花粉不育,而雌配子可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属于诱变育种得到的染色体结构变异个体
B.甲与正常糯性玉米进行正反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不同
C.F1非糯性玉米中,含有异常染色体的个体占
D.在F2非糯性玉米的叶肉细胞中,异常染色体的数目最多为2条
3.下列关于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活体和离体转化实验都证明S型菌的DNA可以使小鼠死亡
B.R型菌转化为S型菌后,其DNA分子中嘌呤与嘧啶比例相同
C.S型菌和R型菌性状的不同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D.S型菌的DNA与R型菌混合悬浮培养,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光滑型和粗糙型两种菌落
4.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结构和功能叙述中,错误的是()
A.抑制线粒体的功能会影响主动运输
B.核糖体由RNA和蛋白质构成
C.有分泌功能的细胞才有高尔基体
D.溶酶体可消化细胞器碎片
5.新型冠状病毒(以下简称新冠病毒)是一种单链正股RNA(+RNA)病毒,下面为该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增殖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RNA既是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也能起到mRNA的作用
B.图中①、②指的都是RNA复制过程
C.图中的M酶包括逆转录酶和RNA复制酶
D.翻译的场所是宿主细胞的核糖体,一条+RNA模板能翻译出多条肽链
6.某同学居家学习期间坚持每天在室内折返跑30min。叙述错误的是()
A.跑步过程中产热量增加,散热量也增加
B.小脑是调节跑步行为的最高级中枢
C.跑步过程中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
D.跑步过程中心跳加快是神经和体液调节的结果
7.发菜属于蓝藻类,具有降血压的独特功效,深受人们的喜爱。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发菜进行有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B.发菜具有降血压的功效,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C.发菜的遗传物质是DNA和RNA
D.发菜属于自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
8.(10分)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使得部分细菌表现出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自然选择作用于细菌个体而导致基因频率改变
B.细菌在接触抗生素后产生抗药性而被保留下来
C.耐药性菌可能是若干个突变累加一起的产物
D.细菌耐药性的增强是适应性进化的一种体现
二、非选择题
9.(10分)真核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完成复制后产生的姐妹染色单体保持相互黏附状态,在分裂期才会分离并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黏连蛋白(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连结蛋白)的裂解是分离姐妹染色单体的关键性事件,分离酶(SEP)是水解黏连蛋白的关键酶。如图(a)(b)(c)分别表示分裂过程中细胞内发生的变化以及对应细胞内某些化合物的含量变化。
(1)如图表示某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其中(b)所处的时期为________,你的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离酶(SEP)的活性需要被严密调控。保全素(SCR)能与分离酶紧密结合,并充当假底物而阻断其活性。据此分析,下列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_。
A.分离酶没有专一性
B.保全素和黏连蛋白是同一种蛋白质
C.保全素和黏连蛋白空间结构有局部相似之处
D.保全素和黏连蛋白竞争分离酶的活性部位
(3)在人类细胞中,分离酶在分裂间期时被阻挡在细胞核外。如果此时核膜的通透性不恰当改变,使分离酶处于细胞核内,其可能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而此时纺锤丝还没有附着,分散的染色单体随意移动会使得染色体分配混乱,从而导致无法保证DNA平均分配。
(4)据图中信息,蛋白复合物APC在间期和分裂期含量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该含量变化在细胞周期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