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南五中2023-2024学年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doc
安徽省淮南五中2023-2024学年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
请考生注意:
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细胞生长主要指细胞体积的长大,在该过程中细胞从环境吸收营养,并转化成为自身组成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器官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细胞体积的大小
B.细胞生长会伴随着核糖核酸的数量发生变化
C.细胞生长时细胞分解的有机物大于合成的有机物
D.动物细胞从外界环境吸收营养物质一定依赖内环境
2.下列图中的a.b.c分别表示某捕食链中的第一、二、三营养级,每个营养级不同物种个体数量如A图所示(图中每一柱条代表一个物种)。经过一段时间后,各营养级生物的数量变化如B图所示。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的a、b、c代表的所有生物,共同组成一个生物群落
B.图中a营养级各种生物之间的紧密联系,不具有竞争关系
C.图中所示各营养级生物的数量有较大变化,但物种的丰富度基本未变
D.图中c营养级的生物个体数量的变化,是因为他们获得的能量最多
3.下列有关特异性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受到新型抗原刺激后,淋巴细胞的种类和数量均会增多
B.活化的细胞毒性T细胞能识别嵌有抗原-MHC复合体的细胞
C.同一个体内不同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表面的MHC分子相同
D.成熟的B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和记忆细胞均有分裂能力
4.下图表示雪兔和猞猁在不同年份种群数量变化曲线,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猞猁的存在不利于该地区群落的相对稳定
B.种间关系属于种群水平上的研究问题
C.猞猁和雪兔的关系可改变群落中能量流动的方向
D.猞猁和雪兔相互制约,使它们的种群数量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5.将离体的某植物根尖细胞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测得经某一浓度生长素处理前后的细胞内DNA、RNA、蛋白质含量比值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浓度的生长素可以促进相关基因的表达
B.经该浓度生长素处理的细胞中蛋白质含量增加
C.处理过程中,DNA的数量、结构等始终没有发生变化
D.该实验可以进一步探究促进细胞生长的生长素适宜浓度
6.鸟类的性别决定为ZW型。已知某种鸟类的眼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a和B、b)控制。现有甲、乙两个纯合品种,均为红色眼,根据下列杂交结果,推测杂交1的亲本基因型是()
A.甲为AAZbW,乙为aaZBZB B.甲为aaZBW,乙为AAZbZb
C.甲为AAZBW,乙为aaZbZb D.甲为aaZbW,乙为AAZBZB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
7.(9分)实时荧光定量PCR简称qPCR,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是目前检测微小残留病变的常用方法。将标有荧光素的Taqman探针与待测样本DNA混合后,在变性、复性、延伸的热循环中,与待测样本DNA配对结合的Taqman探针被Taq酶切断,在特定光激发下发出荧光(如下图所示),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荧光信号强度增加,通过实时检测荧光信号强度,可得Ct值(该值与待测样本中目的基因的个数呈负相关)。
(1)做qPCR之前,需要先根据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合成__________。除此之外,qPCR的反应体系还需要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在反应过程中,___________为新链的合成提供能量。
(3)医务人员对三位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由B基因过量表达导致)进行治疗后,想检测治疗效果,利用上述技术写出实验思路和简要结果分析。
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简要结果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10分)水稻的育性由一对等位基因M、m控制,基因型为MM和Mm的个体可产生正常的雌、雄配子,基因型为mm的个体只能产生正常的雌配子,表现为雄性不育,基因M可使雄性不育个体恢复育性。通过转基因技术将基因M与雄配子致死基因A、蓝色素生成基因D一起导入基因型为mm的个体中,并使其插入到一条不含m基因的染色体上,如下图所示。基因D的表达可使种子呈现蓝色,无基因D的种子呈现白色。该方法可以利用转基因技术大量培育不含转基因成分的雄性不育个体。请回答问题:
(1)基因型为mm的个体在育种过程中作为________(父本、母本),该个体与育性正常的非转基因个体杂交,子代可能出现的因型为____________。
(2)上图所示的转基因个体自交得到,请写出遗传图解。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