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南一中等四校重点中学2024届高考冲刺模拟生物试题含解析.doc
安徽省淮南一中等四校重点中学2024届高考冲刺模拟生物试题
请考生注意:
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1.下列生物学相关实验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苹果和梨的果肉组织都含有大量的果糖且近于白色,可用于还原糖的鉴定
B.用新鲜的红色花瓣细胞与叶肉细胞做质壁分离的实验材料,有利于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
C.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将酶与底物溶液在室温下混合后了不同温度下保温
D.“观察DNA和RNA在细胞的分布”实验中,8%的盐酸作用后要用蒸馏水冲洗涂片
2.玉米根尖纵切片经碱性染料染色,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到的分生区图像如下。对此图像的观察与分析,错误的是
A.先用低倍镜再换高倍镜观察符合操作规范
B.可观察到箭头所指细胞的细胞核和细胞壁
C.在图像中可观察到处于分裂期前期的细胞
D.细胞不同结构成分与该染料结合能力不同
3.种群的很多特征是种群内个体的统计值,以下特征是种群特有的是()
A.年龄结构 B.性比率 C.分布型 D.出生率
4.千岛湖中的主要鱼类及食性如下:银鱼主要以浮游动物为食;鲢鱼和鳙鱼主要以藻类和浮游动物为食;鲤、鲴和华鳊为食碎屑鱼类;鳡鱼等为凶猛的肉食性鱼类。研究人员于2000年在千岛湖实施保水渔业,即大规模放养人们日常食用的鲢鱼和鳙鱼,并且大力捕杀鳡鱼。调查1999、2000年主要鱼类的生物积累量(单位面积中生物的总量)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银鱼生物积累量大幅度下降,可能是由于实施保水渔业加剧了银鱼与鲢、鳙之间的竞争
B.食碎屑鱼类的增长有利于千岛湖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水质的净化作用
C.实施保水渔业,定期适度捕捞鲢、鳙,可增加经济效益
D.大量放养的鲢、鳙增加了第一和第二营养级的生物积累量,减少了能量损失
5.下列有关“21三体综合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患者体细胞中含有3个染色体组
B.患者也能产生正常的生殖细胞
C.父方或母方只有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时才可能导致子代患病
D.高龄产妇产下21三体综合征患儿的概率并没有明显增加
6.如图表示人体通过体液免疫清除破伤风杆菌外毒素(抗原)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1中的溶酶体能合成和分泌多种酸性水解酶
B.图中①②③过程都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有关
C.细胞2和细胞3中所含的遗传物质不同
D.进行二次免疫时细胞5可快速产生大量的物质a
7.小肠绒毛上皮细胞膜上存在着两种运输葡萄糖的载体SGLT1(主动运输的载体)和GLUT2(协助扩散的载体)。研究人员根据细胞外不同葡萄糖浓度下的运输速率绘制如阁所示曲线。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葡萄糖浓度极低时只通过主动运输吸收
B.在较高浓度下,细胞主要依赖主动运输来增大吸收速率
C.小肠绒毛细胞对葡萄糖的两种运输方式可同时进行
D.该实验可以探究不同浓度葡萄糖条件下的主要吸收方式
8.(10分)下图甲、乙、丙、丁为细胞内某些结构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是单层膜结构,能够对蛋白质进行分拣和转运
B.乙中至少含四种色素,分布在其内膜和类囊体膜上
C.丙中含有一定数量的核糖体,可以合成部分自身所需的蛋白质
D.丁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有助于某些物质出入细胞
二、非选择题
9.(10分)蝗灾已成为草原农牧业生产的重大危害之一,图甲所示为研究者对草原上四种主要蝗虫密度对牧草产量影响的实验结果;图乙为农业部门对某次“亚洲小车蝗”的爆发和防治过程中种群密度的调查结果。
(1)由图甲可知,该实验的因变量是_________,狭翅雏蝗密度在_________(头/m2)时,对牧草产量增长最有利。
(2)若图乙是对蝗虫的幼虫跳蝻进行调查所获得的结果,则该调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由图乙可知,农业工作者分别在图中________点进行了农药防治。e点与a点相比,种群是否________发生变化。
(3)图中e点时引人害虫的天敌进行生物防治,使防治效果持久而稳定.生物防治除引入天敌外,还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答两点)。
(4)g点之后蝗虫数量重新达到新的动态坏平衡,处于K值(即环境容纳量)。K值是指________。
10.(14分)已知某种动物灰身(A)对黑身(a)为显性,有眼(B)对无眼(b)为显性。控制有眼、无眼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为了研究A、a与B、b的位置关系,选取一对表现型为灰身有眼的雄性个体和黑身无眼的雌性个体进行杂交实验,所得F1雌、雄个体中均出现四种表现型:灰身有眼、黑身有眼、灰身无眼、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