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管理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学校管理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摘要:学校教育是教育的主要形式,学校管理对学校的教育质量的影响很大。近年来,部分学校出现了管理不善的情况。针对这一现象,我认为在学校管理中校长及教师要认清教育本质,抓好学生养成教育,在学校管理过程中,教师除了对学生严格要求外,还应着重做到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注重自身修养,为人师表;充分尊重学生并引导学生学会自尊,支持激励学生保持自信,让学生体验自尊,学会自我控制,对自己负责;教育学生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从小事做起,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为学校的负责人,校长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最大限度的提高管理效能,促进学校的不断发展;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灵魂,全校师生要从物质层、制度层、精神层三个层面入手,积极进行校园文化建设,为建设有自己特色的校园文化而奋斗;教学质量是学校工作的重点,校长应视质量为办学的生命,按照教育规律树立“大质量观”,建立分级教学质量管理制度,使学生从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全面发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教师是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学校应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搞好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加强团队精神,建立学习型组织,使教师教育理念紧跟时代步伐;校长应遵守教育规律,努力提高学校管理效能。研究这些问题,意在帮助部分学校改进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提高办学效率。
关键词:学校管理 问题 校长 教师 学生
学校教育是教育的主要形式,在一个国家的整个教育体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是因为学校教育在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维护和稳固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满足人们自身发展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学校管理的好坏,对学校教育质量的影响又很大。针对近年来,部分学校管理不善的这一情况,我想谈谈该校学校管理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认清教育本质,抓好学生养成教育。
教育的本质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办学校、搞教育,最根本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德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智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体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锻炼身体的习惯。有思想不如有行为,有行为不如有习惯。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品格;播下一种品格,收获一种命运。实践证明,良好的习惯与人生命运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魏书生曾说过:盘锦市对教育内涵的解读是帮助人养成良好的习惯。
习惯是人生的道德资本,好的习惯收益无穷,坏的习惯贻害终身。一个家庭不重视习惯的养成,就谈不上真正的家庭教育。一个学校不重视习惯的养成,就谈不上教育和教学。
在学校管理过程中,教师除了对学生科学管理、严格要求外,还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教师的一言一行无时不在影响着学生。因此学校应制定严格科学的教师考核制度,要求教师时刻注重自身修养,为人师表,用自己的文明言行潜移默化影响学生。在思想、道德、学习、生活等各方面成为学生的表率。教师高尚的道德行为,能指导学生选择正确的道德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习惯。正如孔子所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充分尊重学生并引导学生学会自尊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想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就要尽量多的尊重这个人。因此,在对学生严格要求的同时,也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教育规律告诉我们,教育必须根据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循序渐进地进行,尊重教育规律,不让学生够本身够不着的东西。当然,这并不代表对困难的臣服,而恰恰是为了学生能够更好地创造和发展。尊重学生,在师生之间建立起平等、自由、同情、关心宽容、鼓励和帮助的关系。师生双方把对方作为一个完整真实的人而互相理解、尊重、支持、激励、接纳对方,便产生了真实的人格与精神的相遇相融。这样,师生间的交流就促成一个完整的真实的人格整体性的生成与超越,实现了真正的教育。
尊重的含义并仅是指向外部的,它还指向本体自身。因此引导学生学会自尊,对习惯的稳定性奠定良好的内在基础。苏霍姆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指出:“自我尊重,是意识到自己成长过程的美好伴侣。”受教育者能够自我尊重,体验到自尊,意识到自己的每一步成长,学会自我控制,对自己负责,就能够积极主动地将成功经验纳入自己的习惯范围中。
(三)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对学生的教育,既要从大处着眼,进行必要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和理想信念等的教育,让他们明白良好的品行是做人的最基本要求,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又要从小处着手,向他们讲清应该怎样做,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这样方能从量变到质变,养成学生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学校可以组织评比创建“文明班级”,“示范班级”,争当“文明学生”。结合政治课讲解基础道德和常规礼仪,与学生签订“自律协议书”,开展向“不文明行为告别”签字仪式,组织形式学习“八荣八耻”,组织日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