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石嘴山市重点中学高三3月份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doc
2024届石嘴山市重点中学高三3月份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1.无花果高度依赖榕小蜂传粉,其花序有两种(如下图所示)。榕小蜂从小孔进入花序Ⅱ时,可在不育的雌花上产卵,卵发育成熟后,雌、雄榕小蜂交配,沾染花粉的雌蜂可从花序Ⅱ飞出,寻找新的花序。若携带花粉的榕小蜂进入花序Ⅰ,则只能在雌花上爬来爬去,帮助传粉。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榕小蜂与无花果的种间关系为互利共生
B.榕小蜂繁殖依赖于无花果,是消费者和分解者
C.榕小蜂不能在花序Ⅰ里产卵有利于无花果繁衍
D.在长期自然选择过程中,二者相互适应、协同进化
2.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掌政镇黄河旅游度假村为打造黄河流域第一村,将其景观空间格局以成片的农田为基底,以村落、池塘等为斑块,以道路、林带、河流等为廊道,建造桑基鱼塘,市民对其交口称赞:将度假村打造成了全国美丽乡村的样板。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农田群落物种高度相近,且组成比较简单,因此不具有群落的水平结构
B.人类活动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C.实施美丽乡村项目能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D.乡村绿地能调节当地气候、保持水土,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3.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线粒体时,用健那绿染色前需要先用盐酸处理
B.在“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的实验中,清水组和缓冲液组都可作为对照组
C.不可用绿色植物成熟叶肉细胞进行细胞失水和吸水的观察实验
D.可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CO2的生成,来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4.真核细胞中,部分复合物仅由核酸与蛋白质组成。研究发现,某毒素只能与这些复合物结合,并阻止复合物中的核酸发挥相应的作用。若在细胞正常生长的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该毒素,随后细胞内()
A.染色体和DNA数目都加倍
B.产生水的化学反应过程均不再进行
C.tRNA丧失识别与携带氨基酸的能力
D.代谢减弱,与凋亡相关的基因的活动减弱
5.某同学进行了2,4-D对插枝生根作用的实验,用不同浓度的2,4-D溶液浸泡枝条适宜时间后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其中a、b、d组为实验组,c组为空白对照组。下列叙述中与该实验相符的是()
A.本实验的自变量一定是2,4-D的浓度
B.a组2,4-D的浓度一定大于b组
C.d组2,4-D的浓度一定大于b组
D.各组所用的枝条上一定要没有芽
6.家猫体色由X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只含基因B的个体为黑猫,只含基因b的个体为黄猫,其他个体为玳瑁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雌性猫具有纯黑色品种
B.玳瑁猫与黄猫杂交后代中玳瑁猫占50%
C.只有用黑猫和黄猫杂交,才能获得最大比例的玳瑁猫
D.为持续高效地繁育玳瑁猫,应逐代淘汰其他体色的猫
7.下列疾病中,不可能从患者传递给下一代的是()
A.21-三体综合征 B.特纳氏综合征 C.艾滋病 D.多指
8.(10分)关于减数分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减数分裂过程中核DNA数目的减半只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B.果蝇体细胞中有4对染色体,经过减数分裂后,配子中的染色体数目为2对
C.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含有该物种的全套遗传信息,而减数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不含
D.在同一生物体内,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2倍
二、非选择题
9.(10分)研究发现沙棘提取物具有抑菌和降解亚硝酸盐的效果。沙棘提取物制备过程如下:沙棘果(叶)→粉碎→加有机溶剂→搅拌→收集滤液→浓缩→加溶剂→萃取→过滤→浓缩→成品。回答下列问题。
(1)提取沙棘果(叶)的有效成分时,对沙棘果(叶)进行粉碎处理的目的是____。粉碎后添加的有机溶剂不宜选用__________(填“甲醇”或“乙醇”),原因是____。为了提升萃取效率需要加热,采用水浴加热而不是直接明火加热,原因是____。
(2)研究者利用滤纸片法初步测定提取物的抑菌效果,将灭菌后的滤纸片分别放入准备好的提取物溶液及________(对照)中浸泡后,取出滤纸片并将其贴在涂布好菌液的平板上,培养一定时间后,通过比较____判断抑菌效果。
(3)若要验证沙棘提取物的浓度与降解亚硝酸盐的效果有关,请写出简要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