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真题完全解读:2023年高考历史真题完全解读(全国乙卷)02.pptx
2023年高考历史真题
全国乙卷完全解读;;一、2023年全国乙卷试卷命题特点;学科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全国乙卷加强对学科素养的考查就是意在鼓励学生对历史与现实有全面、正确的认识,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历史观。如选择题第24题、25题考查唯物史观,第25、26、27、28、29、30、32、33、35考查历史解释,第24、25、26、29、31、32、33、34题考查时空观念,第24、27、29、30、题考查史料实证,主观题第41题,考查史料实证、家国情怀,主观题第42题,考查历史解释、家国情怀;选做题考查史料实证、历史解释。;二、2023年全国乙卷试卷结构剖析;三、2023年全国乙卷考情分析;题号;;;;;;;;;;;;;;;;;;;;;;;;教学质量提升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多个方面、各个维度,关键是要抓住重点、以点带面、全面突破,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备考策略务必精准
高中的不同阶段,目标和任务各不相同,就像打仗一样,攻克不同的山头有不同的打法,只有抓住要领,才能打赢主动仗。
一是细化“作战地图”
从现在到一模考试前,主要任务是过课本、串教材,把基础知识再夯实,为专题复习奠定坚实基础。各学科组教师要认真学习新课程、新课标、《中国考试评价体系及说明》和近三年高考原题,把高考考点和试题变化点做成“作战地图”,平时考试、练习要对照“作战地图”进行选题,并在“作战地图”上一一标注,确保考点训练无死角、考点覆盖无遗漏。
二是组织集体攻坚
发挥学科组集体备考的优势,学科组内任务分解、责任到人,每次考试变式训练的预测由组长把关。学科组坚持“一课一研”、“一考一研”,新老教师步调一致,节奏有序,充分发挥分工协作的集体教研智慧。;三是找准学科增分点
认真研究本省、本市、本校近年来的高考数据,细化到每一个知识点的得失分情况,找准突破点和增分点,有目的进行专项训练和突破提升。英语的阅读理解和小作文、语文的古文分析和作文、理科的做题速度、文科的答题思路等,都要制定详细的训练方案和突破的方法策略,在实践中调整提升,打破制约瓶颈,找到质量提升的突破口。
二、课堂教学务必高效
课堂是教育教学是主阵地。高三年级教学时间紧,教学任务重,更要切实发挥课堂40分钟的作用。一是上好微专题课。春节前后,一轮复习进入后期,学生不会的知识点逐步浮出水面。这些薄弱知识点如果解决不好,将直接影响到二轮复习的效果。高三年级要围绕浮现出来的问题,上好微专题或微微专题课,针对某一个点或几个点精讲、讲透,触类旁通。微专题课怎么上?可以针对学生不会的问题,每节课重点解决1-2个知识点,专题强调,专点训练,不贪多,顺一个点“追祖宗八代”,剖析透!微微专题,则更精、更准、更小、更有效,可以一节课只讲一道题,但是要把这一道题挖深、挖透,讲透一个会一类,做会一题能举一反三。
;二是上好试卷讲评课。试卷讲评课是高三的主打课型,必须切实收到实效。首先,要精确掌握考情。考试不过夜,打铁要趁热,每次考试以后,要对班级考试情况了如指掌,充分了解易错点、易考点,这样讲评时,才能有所侧重,才能有针对性地攻克重难点。其次,要规范讲评流程。针对错误率高或重点考察的试题,教师引导出方法思路;再由学生个人进行自评自纠,小组讨论展示,找出得分原因和失分原因,真正弄清楚解题思路。师生合作再对解题思路进行再归纳总结,写到纸上记录下来,强化验证结果。三是克服“漏斗思维”。所谓“漏斗思维”,就是:今天正在学,突然有事不继续了,明天已经忘记一大部分,后天想起来,继续学,但是忘记的一大部分似乎又需要重新开始,周而复始,积累数月,结果是仅仅只有一点点的内容,而且是在同一个地方循环往复。对于常错、常考的知识点,要经常复习,要不就如同漏斗一样慢慢溜掉。尤其是对于已经进行过的专题训练、变式训练,不能认为进行过一次、两次就万事大吉,要每隔2周进行“回头看”,把学生的易错题重新编辑,归类整理后附上分析讲解印发给学生,克服漏斗思维,反复夯实专题训练的知识点。
;三、学生训练务必得法
教师的教学能力最终要转化为学生的学习能力,对高三学生而言,就是要通过训练转化为学生的答题能力。一是严格限时训练。限时训练就是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做完训练题目,既训练速度,又锻炼准确度。限时训练可短可长,可以是课前十分钟,可以是一节课,但必须坚决做到即练即评,长期坚持,通过教师评阅提升学生答题速度和效度,做到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适应高考临场答题要求。二是严格规范答题。要认真研究高考原题和高考答案,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认真进行比对。要把学生在考试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