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教师招聘考试-中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近5年真题集锦(频考类试题)带答案.docx
(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
2025年教师招聘考试-中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近5年真题集锦(频考类试题)带答案
第I卷
一.参考题库(共80题)
1.学生们学完《威尼斯商人》后,对戏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请教师补充相关知识。教师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戏剧以表演性为基础,与绘画艺术紧密结合
B、戏剧三个主要特点:浓缩地反映生活、集中表现矛盾冲突、以人物台词推进戏剧发展
C、剧本阅读一般有两种方式:演员视角、观众视角
D、剧本阅读主要读戏剧冲突与人物对话
2.在文言文总结课上,教师举例讲解“动词使动用法”的用法,下列不合适的是()。
A、行仁义而怀西戎,遂王天下《五蠹》
B、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爱莲说》
C、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曹刿论战》
D、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
3.在某次“阅读教学”的主体研讨活动中,教师们特别讨论了“阅读教学”应该注意的问题。下列说法不恰当的是()。
A、教师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
B、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C、阅读教学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D、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
4.阅读《陋室铭》教学实录(节选),按要求答题。 师:这下,问题来了,紧接下来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如果改成与上下句式一致的句子不是更好吗?我们大家改改看。(学生试着改写。) 生1:房不在好,有我则行。 生2:室不在陋,有德则馨。 师:室不在“陋”吗?对,说反了,应是室不在——华,我们可以改成:室不在华,有德则馨。行吗?意见不一致。那么,我们再来看这样一句,“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它的后面几句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如果按两两相对的结构,可以改为“有苔痕上阶绿,有草色入帘青;无……,无……”。同学们试着再加一加。(学生试改:无房子之华丽,无闲人来打扰;无奇花异草,无群蜂群蝶……师逐一评点。) 师:老师也试着加一句:无名花攀影,无贵木帮衬。改后感觉怎么样啊?老师来读一下——“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室不在华,有德则馨。有苔痕上阶绿,有草色入帘青。无名花攀影,无贵木帮衬。 生:缺少美的语感。 师:噢,他感觉出来了,结构太一致了,没有变化,一个调子,让人生厌。整散结合,长短结合,读才会抑扬顿挫、摇曳生姿。 对以上实录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让学生参与改写课文有一定难度。不过,李老师这一方面处理得很好:适时点拨、教师参与!
B、改写课文激发学生作诗潜能,也让学生对对偶、排比等修辞加深了解
C、教师的改写活动不够成功,没有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D、教师设置活动让学生了解了古代散文整散、长短交错的参差美,这是诗文教学的有益尝试
5.下面是一位初中学生的作文:
书香
①普洱茶,只有放上了年头才能发出真正的茶香;记忆,只有在时光的浸泡下才能沉淀出真正的感动……
②有一年的夏天,我到曾祖父家,待了一段时间。那是一个位于苏州的如画的小镇,它总在不经意处散发着文人墨客般的书卷气息。那里的人,也一样。
③我的曾祖父是在那里长大的,有着如同那小镇般的气质。初次见面,着实让我吃了一惊:花白花白的头发整齐地理成了板寸,银色的胡子是非常标准的“中式”,手中无意识地抓着一卷书,口中说出的话还参杂着一两句古诗、古词,身上散发着书墨的香味。“都多少年代了,还那么落伍。”我不禁嘀咕道。
④晚饭时候,见他迟迟未到,曾祖母让我上楼找他。“你上楼找他吧,他怕是又在书房读书忘了时间了罢!”她和霭地笑着,像朵灿烂的白菊花。绕过门阶,顺着木质的楼梯攀走上去。年头久了的木头楼梯,发出一串“吱呀”声。走到二层的第一扇门,也最后一扇门前。推开门。见他端坐在椅子上,全神贯注地翻阅着一本泛黄的《论语》,身旁的窗帘在风中飞舞,不时扫过他的手,他却浑然不觉似的。只顾在昏黄的灯光下看着那印制拙劣的书。心中隐约地浮现出敬意:在当今社会中能这样专注读书的怕是少之有少吧。
⑤第二天,他带我去了街上。那真是个漂亮的小镇:一水一木,一壁一桥都那么和谐,像摊在眼前的中国水墨画一般清雅。但再美的景色看多了也会腻。当我不再耐心而转身看他的时候,发现他正兴致勃勃地看着一本书。“您出门也总带着本书吗?”他推推眼镜,头也不抬地回答着:“嗯,嗯”,“你每天看书,那么您家里的书应该也看过吧!”,“嗯,嗯”,“那您干吗还看呢?”,他抬起头,合上书,对我说:“因为每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