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安徽省长丰锦弘学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六次检测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发布:2025-04-04约7.54千字共1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安徽省长丰锦弘学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六次检测物理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图1是研究光的干涉现象的装置示意图,在光屏P上观察到的图样如图2所示。为了增大条纹间的距离,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增大单色光的频率

B.增大双缝屏上的双缝间距

C.增大双缝屏到光屏的距离

D.增大单缝屏到双缝屏的距离

2、如图所示为某弹簧振子在0~5s内的振动图象,由图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振动周期为5s,振幅为8cm

B.第2s末振子的速度为零,加速度为负向的最大值

C.从第1s末到第2s末振子的位移增加,振子在做加速度减小的减速运动

D.第3s末振子的速度为正向的最大值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A.β射线为原子的核外电子电离后形成的电子流

B.一个氢原子从n=3的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最多能产生3个不同频率的光子

C.用加温、加压或改变其化学状态的方法都不能改变原子核衰变的半衰期

D.原子核经过衰变生成新核,则新核的质量总等于原核的质量

4、如图所示,物体A、B的质量分别为m、2m,物体B置于水平面上,B物体上部半圆型槽的半径为R,将物体A从圆槽的右侧最顶端由静止释放,一切摩擦均不计。则()

A.A、B物体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B.A不能到达圆槽的左侧最高点

C.A运动到圆槽的最低点时A的速率为

D.A运动到圆槽的最低点时B的速率为

5、如图所示,固定在同一平面内有三条彼此绝缘的通电直导线,导线中的电流,方向为图中箭头方向,在三根导线所在平面内有a、b、c、d四个点,四个点距相邻导线的距离都相等,则四个点中合磁感应强度最大的点是()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6、如图所示,P是一束含有两种单色光的光线,沿图示方向射向半圆形玻璃砖的圆心O,折射后分成a、b两束光线,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光频率小于b光频率

B.在玻璃砖中传播的时间a光比b光长

C.玻璃对a光的折射率小于对b光的折射率

D.若让玻璃砖在纸面内绕O点逆时针转动180°,P光线保持不变,则a、b两束光线也保持不变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7、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固定有两根相距0.5m的足够长的平行光滑金属导轨MN和PQ,它们的电阻可忽略不计,在M和P之间接有阻值为R=3Ω的定值电阻,导体棒ab长l=0.5m,其电阻为r=1.0Ω,质量m=1kg,与导轨接触良好。整个装置处于方向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B=0.4T。现使ab棒在水平拉力作用下以v=10m/s的速度向右做匀速运动,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ab中电流的方向为从a向b

B.ab棒两端的电压为1.5V

C.拉力突然消失,到棒最终静止,定值电阻R产生热量为75J

D.拉力突然消失,到棒最终静止,电路中产生的总热量为50J

8、如图所示,一长L=1m的水平传送带以v1=2m/s的恒定速率沿顺时针方向转动,传送带右端有一与传送带等高的光滑水平面,一质量m=4kg的物块以v

A.经过t=1s

B.经过t=2s

C.在t时间内传送带对物块做的功为-4J

D.在t时间内由于物块与传送带间摩擦而产生的热量为16J

9、用甲、乙两种不同的单色光应用同一实验装置分别做双缝干涉实验。比较两次实验得到的干涉条纹图案,甲光的干涉条纹间距大于乙光的干涉条纹间距,则()

A.甲的波长大于乙的波长

B.甲的频率大于乙的频率

C.玻璃对甲的折射率小于对乙的折射率

D.若两种光在玻璃中传播,甲的速度等于乙的速度

E.若两种光从玻璃射向空气发生全反射,甲的临界角大于乙的临界角

10、如图所示,在某一峡谷的两侧存在与水平面成相同角度的山坡,某人站在左侧山坡上的P点向对面的山坡上水平抛出三个质量不等的石块,分别落在A、B、C三处,不计空气阻力,A、C两处在同一水平面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落到A、B、C三处的石块落地速度方向相同

B.落到A、B两处的石块落地速度方向相同

C.落到B、C两处的石块落地速度大小可能相同

D.落到C处的石块在空中运动的时间最长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