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山西省太原市志达中学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3月月考 历史试题(含解析).docx

发布:2025-04-02约7.94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山西省太原市志达中学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3月月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7小题)

1.《唐文拾遗》中记载:“因外戚之重,值周室之衰,负图作宰(成主宰),遂膺宝命(登上帝位)……及克定江淮,一同书轨,率士黎庶,企仰太平”。其中“登上帝位”的是(???)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2.下面是王笑同学运用年代尺标注的隋唐兴衰时间,其中对各时间节点发生的史事描述正确的是(???)

A.①隋朝建立,结束分裂 B.②隋灭陈朝,统一全国

C.③唐朝建立,年号“贞观” D.④安史之乱,唐朝灭亡

3.含嘉仓是隋朝在洛阳修建的最大的国家粮库。经考古发掘(如下图),遗址面积40多万平方米,有数百个粮窖。这种规模宏大的仓窖,不仅数目繁多,而且库藏巨大,在全国运河地区普遍建立。这些仓窖遗址可用于研究隋朝 ()

含嘉仓遗址

A.国家统一的条件 B.政治制度的创新

C.商业发展的水平 D.财政经济的状况

4.一个朝代的兴衰与统治者的政策密切相关。从下列表格可以看出:加速三个王朝灭亡的共同政策因素是?????

统治者

商纣王

秦始皇

隋炀帝

政策

对外征伐,修筑豪华宫殿,征收繁重的赋税,施用酷刑等

对农民征收服沉重的赋税,大规模地征调民力徭役和兵役,实行严苛的法律等

纵情享乐,奢侈无度;征发大批的劳动力,营建一系列重大工程;屡次发动战争;等

A.实行残暴统治 B.加强中央集权 C.实行民族压迫 D.加强文化专制

5.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评价科举制时指出:“皇帝通过考试等途径选拔官吏,凡是具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论出身如何,都有经过考试成为官吏的机会。”这段材料说明科举制(???)

A.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B.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

C.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D.选拔人才追求公平性

6.“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胫以啖腹,腹饱而身毙。”以下措施最符合这一治国理念的是(???)

A.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B.完善三省六部制度

C.减轻劳役发展生产 D.整顿吏治裁减冗员

7.秦始皇、汉武帝和唐太宗都是中国古代有作为的封建帝王。下面有关他们历史功绩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A.都结束了长期分裂局面,实现国家统一

B.都设立机构,加强对西域地区的管辖

C.都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制

D.都通过科举考试选拔有才能的人参政

8.“自古男人掌朝纲,谁料女杰作俊贤。重拳击碎贪腐吏,玉手托起清廉官。”诗中的“女杰”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诗中赞扬她采取的治国举措是()

A.关注民生 B.轻徭薄赋 C.发展农业 D.整顿吏治

9.优秀的诗歌自古以来就是与现实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下列诗句描写的社会现象出现在(???)

诗句一:姚崇宋璟作相公,劝谏上皇言语切。

诗句二: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A.隋文帝统治前期 B.唐太宗统治后期

C.唐玄宗统治前期 D.唐玄宗统治后期

10.到了唐代,曲辕犁完全成熟,它最大的特点是以曲辕代替了直辕,并设置有专门控制耕地深度的机关,以便更好的根据实际所需控制耕地深浅。这反映了唐代()

A.开始用畜力取代人力 B.手工业生产水平提高

C.引进国外的生产技术 D.农业生产工具的进步

11.唐朝长安城的西市店据史书对下图工具的记载,“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结合图文信息,判断此工具的好处是(???)

A.利用水力,变革纺织技术

B.利用自然力把水汲到高处,保证农田灌溉

C.用于灌溉,保证河道畅通

D.体现农业生产技术的先进,适于精耕细作

12.唐朝长安城的西市店铺林立,以食店酒楼、胡姬酒肆最有名,有经营服装、鱼、肉、药、铁器等商品的店铺和类似银行的柜坊等。许多波斯、大食等外国友人都来此经商。这体现了唐朝(???)

A.社会风气开放 B.城市经济繁荣

C.民族交往频繁 D.政治制度完备

13.小丽同学学习了《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盛唐气象”一课之后,收集到以下图片,它们共同反映的主题是(???)

A.开放的社会风气 B.对外交往活跃 C.经济繁荣昌盛 D.民族关系和谐

14.史书记载唐朝时出现了“上白宫省,下至邑里,茶为食物,无异米盐”的现象。由此可见,唐朝时(?????)

A.茶叶已成为主要粮食 B.喝茶只是江南人的习惯

C.茶叶开始输往世界各地 D.饮茶之风已盛行全国

15.历史学家钱穆说:“安禄山的势力,是唐室用中国财富豢养成的胡兵团。此种胡兵团只吮吸了唐室的膏血,并没有受到唐室的教育。他们一旦羽翼长成,自然要扑到唐室的内地来。”明太祖朱元璋说:“昔玄宗内惑于声色,外蔽于权奸,以养成安史之乱。”这两则材料旨在说明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是

A.统治阶级内部存在矛盾;设立藩镇,边兵过重

B.民族矛盾;玄宗统治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