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大同市新荣区两校联考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 历史试题(含解析).docx
山西省大同市新荣区两校联考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
1.史料记载:“宋朝艺祖开基,惩五季之乱,藩臣擅有财赋,不归王府,自乾德以后,僭伪略平,始置诸道转运使,以总利权。这说明宋朝设置转运使的目的在于()
A.强化对中央官吏的监察
B.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
C.协助地方官员处理政务
D.将地方财赋收归于中央
2.许多史学家研究发现:赵匡胤即位后辽兵就自行通去;《辽史》中没有当年辽国出兵中原的记录;陈桥兵变时的黄袍、禅位诏书都是事先预备好的。从这些研究发现中,可以得出的历史结论是()
A.辽军侵犯是兵变爆发的诱因
B.赵匡胤被兵变将士逼迫上位
C.陈桥兵变前赵匡胤谋划已久
D.后周皇室已预知到兵变发生
3.第一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以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下列属于研究辽宋夏金元时期历史的第一手史料的是()
A.历史剧《岳飞抗金》
B.电影《忠烈杨家将》
C.文天祥宁死不屈的故事
D.出土的壁画《契丹人引马图》
4.下图所示为辽代墓葬壁画《备茶图》:茶炉旁是一契丹装束男子,方桌上放着各种茶具。尽管辽地并不产茶,但壁画中描绘的茶具与烹茶程序,皆体现出唐宋茶法对辽地的影响。这一考古发现最能证明宋辽时期()
A.畜牧业生产的发展状况
B.海外贸易的兴盛
C.民族矛盾得到缓和
D.民族文化的交融
5.宋真宗在《劝学诗》中写道:“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根据材料可知,宋朝的政治特点是()
A.重农抑商 B.推崇武力
C.武将专权 D.崇文抑武
6.据《宋史·孝宗本纪》记载,孝宗为岳飞平反,追谥号为岳武穆、岳太师等,并按照最高开国将帅的规格进行改葬,还建立了岳庙。世人将此举称为“平反昭雪”.以表达对岳飞的追思。下列表述与此相关的是()
A.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B.主持变法,化解危机
C.率军抗金,精忠报国
D.组织抗元,宁死不屈
7.如图反映了两宋时期()
宋代五大名窑 宋代《耕获图》
北宋纸币铜板拓片
A.经济重心南移
B.手工业成就突出
C.经济发展繁荣
D.商业贸易兴盛
8.“北宋时期,国家财政收入的80%左右来自淮河以南地区。淮南每年向都城汴京运送粮食六百万石,丝绸、茶叶等物品也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京城……南方地区经济持续发展,支撑了南宋半壁江山。”材料反映了宋代()
A.税收徭役沉重 B.京城物资匮乏
C.南方经济发达 D.经济发展迟缓
9.蒙古族历史文献《蒙古秘史》中,对12世纪的蒙古草原有这洋的描述:“有星的天旋转着,众百姓反了,不进自己的卧内,互相抢掠财物。”结束这一局面的事件是(???)
A.朱温建立政权 B.铁木真建立蒙古政权
C.元朝统一全国 D.赵匡胤建立北宋政权
10.元军进攻临安时,他招募军士前去救援,并用全部家产充作军费;到元军大营谈判时,他遭到扣留,威武不屈,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样的千古名句后从容就义。此处的他是()
A.杜甫 B.辛弃疾
C.文天祥 D.苏轼
11.元世祖忽必烈在位期间,开通了会通河,此后漕船年运粮量常达三四百万石。沿河城镇和码头兴起,出现了“舟楫万里,振古所无”的繁荣景象。据此可知,运河的开通()
A.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
B.强化了社会治理
C.展现了民族凝聚力
D.推动了中外经济交流
12.七年级某班同学在学习宋元时期的中外交通时,查阅到如下图文资料。据此可以推断,元朝时期驿站制度对政治发展的作用是()
急递铺令牌
元朝时,驿道上每隔一段距离就设有急递销。铺卒在接到紧急文书后,骑快马日夜兼程传到下一个急递铺,直到送达接收地。当时规定一昼夜要传递400里。
A.促进边疆地区开发
B.密切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C.推动了国内交通发展
D.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联系
13.某同学在检索宋代相关信息时,查到了《宋代蹴鞠的兴起与发展研究》《宋代民间的风筝游艺活动》《论宋代妇人的相扑运动》等文章。这些文章有助于我们研究宋代(???)
A.享誉世界的手工技术 B.把持大权的贵族阶层
C.丰富多彩的娱乐生活 D.恢弘成熟的书法艺术
14.在中国历史上,文天祥和岳飞的事迹广为流传。他们为人们所敬仰,其主要原因在于()
A.都是反侵略的民族英雄
B.都反抗元朝的民族压迫
C.率军抗争并完成了统一
D.都进行了不屈的斗争
15.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