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总复习《群体稳态与调节》知识点总结.pdf
高考生物总复习《群体稳态与调节》知识点总结
知识点总结
1.种群的其他数量特征与种群密度之间的关系
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
老年个体数
成年个体数
幼年个体数
年龄结构-
预测
出生率+死亡率
决定种群数量决定
迁入率(种群密度)迁出率
+
影响:
—性别比例
注:“+”“-”分别表示增加、减少;
“→”“”分别表示直接作用、间接作用。
2.种群的增长规律及其应用
(1)图示
种群数量
环境阻力(按自然选择学说,是指
,在生存斗争中被淘汰的个体数)
K
J”形
曲线
S形
曲线
0时间
注:“J”形增长环统阻力“S”形增长。
(2)K值与K/2值的分析与应用
①K值与K/2值的分析
含义: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
种群数量一定环境条件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KK值(特点:K值时种群增长率为0
K/2K/2值时种群增长速率(△N/△n最大
o时间
②K值与K/2值的应用
减小环境阻力→增大K值→保护野生生物资源
增大环境阻力→降低K值一防治有害生物
K值
莒原是大栽畜母不招过值一理确定载
草原最大载备量不超过K值一合理确定载备量
第1页共8页
渔业捕捞后的种群数量要维持在K/2值附近,
以保证持续获取高产量
K/2值
1
K/2值前防治有害生物,严防种群数量达到
K/2值处,越早越好
3.种群和群落的关系
(1)种群与群落的关系:种群与群落都是强调一定自然区域中的生物成分,一定区域内同种生
物之和=种群,一定区域内各种生物种群之和=群落。
(2)群落并非是各种生物种群的简单集合,而是通过相互之间的各种联系建立起来的有机整体。
4.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1)群落的物种组成
①不同群落丰富度不同,一般越靠近热带地区,单位面积内的物种越丰富。
②不同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不同。数量多,且对群落中其他物种的影响很大的物种称为优势
种。
③群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