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服务规范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服务规范 精神卫生服务需求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 1% 1600万 常见精神障碍 15岁以上成年人 14% 心理行为问题 例如:互联网使用问题 灾后心理援助 促进心理健康 当前精神卫生工作背景 精神卫生面临的挑战 高患病率——指精神障碍 浙江省:17% (2001) 河北省:16% (2004) 深圳市:21% (2006) 高疾病负担 系统 DALY 神经精神 % 神经精神 28% 抑郁症 10% 心血管 22% 分裂症 2% 恶性肿瘤 11% 双相障碍 2% 感觉器官 10% 痴呆 2% 呼吸 8% 酒/药使用 4% 消化 6% 其它精神障碍 3% 肌肉骨骼 4% 癫痫 1% 其它 7% 其它神经疾病 2% 其它神经精神 3% 2020年预计有6种精神疾病将进入前20种主要疾病行列 高肇事肇祸率 公安部2006年专项调查: 2004-2005年肇事肇祸病人有42.9万名 美国资料: ? 精神疾病患者约占无家流浪人群的1/2 ? 火灾1/3因精神疾病患者所致 ? 致死的火灾中1/2 因精神疾病患者所致 杭州、上海调查报告--高肇事肇祸率的主要原因是: 缺乏有效的治疗和管理 低治疗率、高致残率 我国精神病人治疗率15%~30% 我国精神病人致残率70~80% 精神病的高患病率、高疾病负担、高肇事肇祸率、低治疗率、高致残率 --对个人/家庭/社会的不良影响 --影响社会安定、发展、和谐 还有人口基数更大的抑郁、自杀,心理亚健康等高危群体的心理卫生问题 透过热点问题看精神卫生 校园袭击事件 富士康事件 灾后心理应激反应 网络成瘾 国家精神卫生政策 2002年4月,卫生部、公安部、民政部、中残联联合颁布《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02年-2010年)》 2004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精神卫生工作的指导意见》 2006年11月,国务院批准成立“精神卫生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 2008年1月,卫生部等17部门颁发《全国精神卫生工作体系发展指导纲要(2008年-2015年)》 2009年11月,卫生部颁发《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规范》 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的指标 《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02-2010年)》指标: 提高精神分裂症治疗率 到2010年,达到60% (基线:2005年部分地区调查为15%-30%) 《全国精神卫生工作体系发展规划纲要(2008-2015年)》目标: 建立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网络的县(市、区)的比例,到2010年达到70%,2015年达到95%以上 在建立网络的县(市、区)中,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获得有效管理治疗的比例,到2010年达到60%,2015年达到80% 落实《管理服务规范》的意义 实现: 建立全国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网络 功能:治疗、康复服务 建立全国精神卫生防治技术管理和指导网络 功能:管理,信息流转,社区/乡村指导 患者获得有效管理治疗 目标:扶助弱势群体,维护社会稳定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服务规范 一、服务对象 辖区内诊断明确、在家居住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 重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