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试题1.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试题1(哲学部分)
马哲基本原理 2007-11-27 21:39 阅读92 评论0 字号: 大大 中中 小小 一、单项选择题
1.哲学是 C
A.人们对各种具体事物的看法 B.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C.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2、哲学上的两大阵营是指 A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C.一元论和二元论 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3、把可直接感知的某种具体实物看作是世界的本原,这种观点属于A
A.朴素唯物主义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 D.庸俗唯物主义
4、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错误是D
A.否认物质的客观性 B.不懂得个性和共性的辩证关系
C.否认物质的可知性 D.把可直接感知的实物当作世界的本原
5、二元论的根本错误是C
A.认为精神是世界的本原 B.认为世界统一于原子
C.否认世界的统一性 D.否认世界的可知性
6、“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这是一种A
A.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B.相对主义的观点
C.庸俗进化论的观点 D.激变论的观点
7、矛盾的基本属性是B
A.普遍性和特殊性 B.斗争性和同一性
C.绝对性和相对性 D.变动性和稳定性
8、下列说法中,说明要坚持“两点论”、全面地看问题的是C
A.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B.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C.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D.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9、揭示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的规律是D
A. 联系和发展的规律 B. 对立统一规律
C. 质量互变规律 D. 否定之否定规律
10、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最基本的前提是 C
A.个人积极性的充分调动 B.集体智慧的充分发挥
C.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 D.对保守思想的彻底克服
11、人们对森林的滥砍乱伐造成水土流失,河道淤积,水源枯竭,土地荒漠化,气候恶劣化,生物物种减少。在因果联系上,这属于 A
A.一因多果 B.一果多因
C.多因多果 D.同果异因
12、“存在即是过程”是B
A.唯心主义的观点 B.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C.形而上学的观点 D.主观主义的观点
13、真象与假象的区别在于 D
A.真象是客观的,假象是主观的 B.真象是内在的,假象是外在的
C.真象表现本质,假象不表现本质
D.真象从正面直接地表现本质,假象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
14、在现实中还没有充分的根据,也不具备必要的条件,在目前不能实现的可能性为D
A.较差的可能性 B.微小的可能性
C.现实的可能性 D.抽象的可能性
15、下列现象属于因果联系的是 C
A.昼夜交替 B.寒来暑往
C.磨擦生热 D.电闪雷鸣
16、中国宋代哲学家朱熹提出“理在事先”,这种观点属于 B
A.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夸大为唯一的实在,认为人的主观精神是第一性的,整个世界都是主观精神的产物。如存在就是被感觉,物是感觉的集合。宇宙便是我心,吾心既是宇宙,心外无物,天地万物皆在我心等。
B.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客观精神说成是世界的本原。如黑格尔的“绝对精神”,朱熹的“理在事先”还有神学唯心主义。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17、价值原则 C
A.是社会活动中的统一性原则 B.是一元的
C.是体现主体尺度的要求 D.主要表明人的活动中的客观制约性
18、事物的发展既是连续的又是非连续的,这是A
A. 辩证法的观点 B.形而上学的观点 C.二元论的观点 D.诡辩论的观点
19、.在经济基础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是A
A.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 B.产品的分配关系
C.产品的消费关系 D.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交换关系
20、非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包括C
A.个人心理 B.社会心理
C.自然科学、语言学和逻辑学 D.道德、艺术和哲学
21、对马克思主义既要坚持,又要发展。这种正确态度的理论基础是 C
A.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的原理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的原理
C.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统一的原理
D.能动的反映是摹写和创造统一的原理
22、在一定条件下,偶然性可能转化为必然性是B
A.唯心主义的观点 B.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C.形而上学的观点 D.二元论的观点
23、否定之否定仿佛是向出发点的复归,这种观点是B
A. 折衷主义观点 B.辩证法观点 C.诡辩论观点 D.形而上学观点
24、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表明D
A.实践是沟通主客体关系的桥梁 B.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C.实践为认识提供物质手段 D.实践的需要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25、反映生产力发展水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