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使用成语.ppt
方法指导有一些成语,由于我们没能准确而全面地掌握它的意义或词性和语境的关系,在使用过程当中会出现前后自相矛盾等不符合语法或逻辑的现象。第31页,共5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判断下列句子中画线成语使用是否正确:1、老王家的橱柜里摆满了他多年收藏的各种老旧钟表,每当他向慕名来访的参观者介绍这些宝贝时,总是如数家珍。(03)2、加入世贸组织(WTO)后汽车价格变化备受关注,但作为市场主力的几家汽车大厂,三四个月以来却一直偃旗息鼓,没有太大动作。(02)即时小练像数自己家里的珍宝一样,形容对列举的事物或叙述的故事十分熟悉。放倒军旗,停击战鼓。指秘密行军,不暴露目标。也指停止战斗、批评或攻击。第32页,共5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容易误作不合逻辑的成语从长计议弄巧成拙安步当车偃旗息鼓莘莘学子差强人意不期而遇功败垂成当仁不让拈轻怕重忍俊不禁如数家珍不虞之誉溢美之词不负众望望其项背鼎足之势第33页,共5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示例:1、如果对中国人民的严正声明和强烈抗议置之度外,一意孤行,必将自食其果。2、这则笑话因为对漠不关心人民疾苦的官员讽刺得很有力量,在民间流传很广,影响极大。3、当登上黄山天都峰的鲫鱼背时,人们都常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那种恐惧之感。【“置之度外”常常和介词“把”搭配,因此句中“对”要改为“把”;或“置之度外”改为“置若罔闻”,才是正确的。】【“漠不关心”不能带宾语“人民疾苦”。】【“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表示小心、谨慎,不能修饰“恐惧”这一词语。】五、设误类型之搭配或修饰不当第34页,共5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方法指导成语依据某种语法关系,往往有较固定的搭配方式,如果脱离这种搭配,则容易出错,比如说修饰语与中心词不搭配,动词与宾语不搭配,有的本身就不能带宾语等等。第35页,共5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关于正确使用成语第1页,共5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013年山东高考)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阳春三月,一位老人在杭州西湖岸边展示他高超的拳脚功夫,引来许多行人侧目观赏。B.大学毕业已经十年了,其间,他换过几种不同性质的工作,但始终没有放弃专业学习。C.老王一直热衷于收藏,每当得到心仪的藏品,喜悦的心情总让他如坐春风,夜不成寐。D.此前中国航空西南分公司一直与四川航空公司鼎足而立,所占市场份额相差无几。答案:B(A,侧目:不敢从正面看,斜着眼睛看,形容畏惧而又愤恨。B:其间:指某一段时间。C:如坐春风:好象坐在春风中间。比喻同品德高尚且有学识的人相处并受到熏陶。D:鼎足而立:像鼎的三只脚一样,三者各立一方。比喻三方面分立相持的局面)第2页,共5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012·山东)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在这次演讲比赛中,来自基层单位的选手个个表现出色,他们口若悬河,巧舌如簧,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B.陶渊明早年曾几度出仕,后来因为不满当时黑暗腐败的政治而走上归隐之路,过起了瓜田李下的田园生活。C.抗洪救灾形势严峻,各级领导都坚守岗位,没有擅离职守,久假不归现象,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D.五四时期,革命青年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奔走呼号,奋不顾身,表现出高尚的爱国情操和不屈的斗争精神。第3页,共5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答案:D解析:奔走呼号:一边奔跑,一边喊叫。形容为办成某事而到处宣传,以争取同情和支持。巧舌如簧:舌头灵巧得就像乐器里的簧片一样,形容能说会道,善于狡辩。瓜田李下:古诗《君子行》:“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经过瓜田,不弯下身来提鞋,免得人家怀疑摘瓜;走过李树下面,不举起手来整理帽子,免得人家怀疑摘李子。泛指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久假不归:长期借去,不归还。第4页,共5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011年山东)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对于这座神秘的古代墓葬,专家们希望能从漫无边际的史料中找到一些关于它的蛛丝马迹。B.从长辈们的闲言碎语中,他了解到父亲乔明志曾经是一位屡立奇功、威名赫赫的抗日英雄。C.在44年的记者生涯中,他创作了一批优秀的新闻作品,在中国新闻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D.市场调查发现,国内一些商家销售的红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