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有机化学 李景宁 教学设计.docx

发布:2025-04-02约3.31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有机化学李景宁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理解有机化合物的概念、结构特点及分类方法。

掌握常见官能团的结构与性质,如碳碳双键、碳碳三键、羟基、羧基等。

学会运用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对简单有机化合物进行命名。

了解有机化学反应的主要类型,如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去反应等,并能判断反应类型。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有机化合物结构和性质的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引导学生运用类比、归纳、演绎等方法,建立有机化合物的知识体系,提高学习效率。

通过有机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让学生体会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有机化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热爱之情。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体会有机化学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应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和官能团的性质。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

有机化学反应类型。

2.教学难点

有机化合物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理解不同有机化学反应类型的本质特征及反应条件。

三、教学方法

1.讲授法:系统讲解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点,确保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2.讨论法:组织学生对一些有机化学问题进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

3.探究法:通过设计实验探究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4.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利用图片、动画、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直观展示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反应过程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知识。

四、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5分钟)

1.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图片,如塑料、橡胶、纤维、食品中的有机物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物质与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2.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有机化合物吗?有机化合物有哪些独特的性质?引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二)有机化合物的概念与结构特点(15分钟)

1.有机化合物的概念

讲解有机化合物的定义:一般把含碳元素的化合物称为有机化合物,但CO、CO?、碳酸盐等少数含碳化合物,由于它们的结构和性质与无机物相似,因此通常把它们看作无机物。

通过举例说明有机化合物在自然界中的广泛存在和重要作用,让学生了解学习有机化学的意义。

2.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

以甲烷为例,展示甲烷的分子结构模型(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讲解甲烷的分子结构:碳原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能与4个氢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构成正四面体结构,键角为109°28′。

引导学生分析甲烷的结构特点,得出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多样性,包括碳原子的成键方式多样(可以形成单键、双键、三键等)、同分异构现象普遍等。

介绍同分异构体的概念,通过实例(如正丁烷和异丁烷)说明同分异构体的存在对有机化合物性质的影响。

(三)有机化合物的分类(15分钟)

1.按碳的骨架分类

讲解有机化合物按碳的骨架可分为链状化合物和环状化合物。链状化合物分子中的碳原子相互连接成链状,如乙烷、乙烯等;环状化合物分子中含有由碳原子组成的环状结构,又可分为脂环化合物(如环己烷)和芳香化合物(如苯)。

通过展示一些不同结构的有机化合物分子模型,让学生直观地认识链状化合物和环状化合物的区别。

2.按官能团分类

引入官能团的概念:官能团是决定有机化合物特殊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

讲解常见的官能团及其结构和名称,如碳碳双键(C=C)、碳碳三键(C≡C)、羟基(OH)、羧基(COOH)、羰基(CO)、氨基(NH?)等。

以乙醇(CH?CH?OH)和乙酸(CH?COOH)为例,分析它们分子中的官能团,并引导学生思考官能团与物质性质的关系。

(四)有机化合物的命名(20分钟)

1.烷烃的命名

讲解烷烃命名的步骤:选主链(选择最长的碳链为主链)、编序号(从离支链最近的一端开始编号)、写名称(支链在前,主链在后,支链位置用阿拉伯数字表示,相同支链合并)。

通过实例(如2,3二甲基戊烷)详细说明烷烃命名的方法,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烯烃和炔烃的命名

对比烯烃、炔烃的命名与烷烃命名的相似之处和不同点。相似之处在于都要选主链、编序号;不同点在于烯烃和炔烃的主链要包含碳碳双键或碳碳三键,编号时要使双键或三键的位次最小。

以3甲基1戊烯和4甲基2戊炔为例,讲解烯烃和炔烃的命名方法,让学生练习命名一些简单的烯烃和炔烃。

(五)有机化学反应类型(30分钟)

1.取代反应

以甲烷与氯气的反应为例,通过动画展示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