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浙江省建德市李家镇初级中学九年级体育与健康 远撑前滚翻 持物障碍跑说课稿.docx

发布:2025-03-27约3.22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浙江省建德市李家镇初级中学九年级体育与健康远撑前滚翻持物障碍跑说课稿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设计意图

本节课通过教授远撑前滚翻和持物障碍跑两项技能,旨在提高九年级学生身体协调性、灵活性和速度,增强身体素质。教学内容与体育与健康课程要求相符,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的生活态度。通过远撑前滚翻和持物障碍跑的学习,学生将提升自我保护意识,增强运动技能,发展身体协调性。同时,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和团队协作精神,促进身心全面发展。

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身体协调性和柔韧性较好,具备一定的运动基础。然而,由于长时间的学习压力,部分学生对体育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在知识方面,学生对基本的运动技能有一定的了解,但对技巧性和策略性的体育项目掌握程度有限。在能力方面,学生的身体基本素质如速度、力量、耐力等有所提升,但在技能的精细操作和战术运用上存在不足。此外,学生在行为习惯上存在差异,部分学生运动时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容易受伤。这些情况对课程学习产生一定影响,需要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运动技能,加强安全教育,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以确保学生在体育课程中获得全面的发展。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讲授法:结合动作示范,讲解远撑前滚翻和持物障碍跑的技术要领,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

2.分组练习法: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提高技能掌握和团队协作能力。

3.比赛法:组织简单的比赛,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练习的积极性。

教学手段:

1.多媒体展示:利用视频和图片展示动作过程,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技术动作。

2.实物教学:使用教学器材,如标志物、障碍物等,增强学生对动作的感性认识。

3.情境教学法:创设模拟比赛情境,让学生在实战中运用所学技能,提高实战能力。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教师通过展示运动员进行远撑前滚翻和持物障碍跑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动作的名称吗?它们有什么作用?”

3.学生回答后,教师简要介绍这两项运动的特点和重要性。

二、讲授新课(10分钟)

1.教师讲解远撑前滚翻和持物障碍跑的技术要领,包括动作分解、注意事项等。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做动作示范,教师纠正动作错误。

3.强调动作的连贯性和协调性,以及安全注意事项。

三、巩固练习(15分钟)

1.学生分组进行远撑前滚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错误。

2.学生分组进行持物障碍跑练习,教师强调速度与耐力的结合。

3.学生互相观摩,交流练习心得。

四、课堂提问(5分钟)

1.教师提问:“在练习过程中,你们遇到了哪些困难?如何解决?”

2.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并给予指导。

五、师生互动环节(10分钟)

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练习心得,互相学习。

2.学生展示自己的动作,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3.教师提出问题:“如何提高远撑前滚翻和持物障碍跑的成绩?”

4.学生讨论,教师总结并给出建议。

六、创新教学环节(5分钟)

1.教师引导学生尝试不同的练习方法,如变换练习顺序、增加练习难度等。

2.学生根据教师建议,自行设计练习方案,教师给予指导。

七、总结与拓展(5分钟)

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动作要领和安全注意事项。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点评。

3.教师提出拓展任务:“课后,请同学们尝试将所学技能应用到其他运动项目中。”

教学过程设计完毕,总用时45分钟。

拓展与延伸

1.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处理》:介绍常见运动损伤的类型、原因及预防措施,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田径运动中的技术分析》:探讨田径运动中动作的力学原理,帮助学生理解运动技术。

-《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分析团队协作在体育比赛中的作用,引导学生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2.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学生可以查阅资料,了解不同运动项目中的滚翻技巧和障碍跑战术。

-学生尝试设计自己的训练计划,提高运动技能。

-学生观察生活中运用到远撑前滚翻和持物障碍跑的场景,思考这些技能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结合实际,开展以下活动:

-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的体育比赛,将所学技能应用于实践。

-邀请专业人士进行讲座,分享运动技巧和经验。

-开展学生间的交流分享会,分享学习心得和经验。

4.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