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小学识字写字教学.ppt

发布:2025-04-02约2.5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章

中小学识字写字教学

{本章介绍}教学目的: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明了识字教学的意义和任务,我国识字教学的历史沿革,掌握识字写字教学的基本规律和要求,为中小学教师开展识字教学研究提供理论指导。{学习目标}1.了解我国传统识字写字教学的经验。

2.了解我国当代主要的识字写字教学试验。

3.结合教学案例分析,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规律,正确选择识字写字和汉语拼音教学的策略。{学习重难点}

1.识字写字和拼音教学的策略。

2.学生自主识字写字方法和习惯的形成。{学习方法}1、精心计划,多形式进行学法指导;?2、有机渗透,寓学法于教学之中;???3、横向联系,实现学法“三个沟通”。{参考资料}1、江平.中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魏传宪.语文教学概论.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3、朱作仁.语文教学心理学.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4、张志公著传统语文教育初探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62

5、李伯棠著中小学语文教材简史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第一节中小学识字教学的意义和任务01第二节中小学汉语拼音的教与学02第三节我国传统的识字教学03第四节中小学识字教学的基本原则04第五节中小学识字教学例谈05第六节中小学识字教学的改革与发展06第七节中小学写字教学07主要内容第一节中小学识字教学的意义和任务1.1识字的意义1.2识字教学的任务识字教学有益于开发学生智力01识字教学有利于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02识字教学有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031.1识字教学的意义2对中小学识字教学任务的分析1中小学语文课程识字教学目标1.2识字教学的任务010203第一学段(1-2年级)目标第二学段(3~4年级)目标第三学段(5-6年级)目标(一)中小学语文课程识字教学目标:识字数量识字质量中小学生独立识字能力(二)对中小学识字教学任务的分析1汉语拼音教学的意义和目标012汉语拼音教学策略02第二节中小学汉语拼音的教学汉语拼音教学的功能定位01汉语拼音教学的目标022.1汉语拼音教学的意义和目标利用形象教学拼音字母1比较法2联系儿童的语言读准拼音3通过编儿歌的方式学习4通过游戏方式学习拼音52.2汉语拼音教学策略1传统的识字教学概况2五?四”以来的识字教学3传统的识字教学经验第三节我国传统的识字教学和经验周代的史家用来作识字教材的《史籀篇》是我国古代最早的识字课本。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后,小篆体的《苍颉篇》、《爱历篇》、《博学篇》成为秦朝统一的识字教材。秦亡汉兴后,汉王朝又编撰了《凡将篇》、《训纂篇》和《急就篇》作为汉朝统一的识字教材。其中以《急就篇》流传最广,影响最大。到了南北朝,梁武帝令周兴编撰《千字文》,该书生字1000,无一字重复。自那以后,直至清末《千字文》一直作为全国通俗启蒙识字课本,历经1400多年,经久不衰,并世,使中国古代通俗启蒙课本形成《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经》系列。3.1我国传统的识字教学的概况和特点北洋军阀政府教育部于1920年明令改“国文”课为“国语“课,中小学一年级的课本改为”语体文”,即白话文。在1921年-1924年又编写出版了中小学”国语教科书”,打破了沿袭了几千年的集中识字的模式,代之以随课文分散识字。此后,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期间,国统区和解放区识字教材均有所改变,出现不少启蒙识字课本。但随课文分散识字这一基本形式无多大变化,只不过国统区与解放区在课本内容上迥异。3.2“五?四”以来的识字教学123蒙童入塾之后,第一件事就是识字,习惯于采取先集中识字再读书的方法。读音识形与释义应用分步进行读文和识字结合1233.3传统的识字教学经验整体性原则01循序渐进原则02渗透性原则03第四节中小学识字教学的基本原则231以整个汉字为大系统,先学独体字,再学合体字。对合体字教学,采取“整体—部分—整体“的识字步骤,有分有合,合合分分,分分合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