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的思想大一统.ppt
关于汉代的思想大一统第1页,共1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3课汉代的思想大一统第2页,共1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一、西汉初年的黄老之学1.原因2.内容3.特点4.影响第3页,共1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材料一: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高祖乃令民得卖子,就食蜀、汉。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自天子不能具醇驷(同一颜色的四匹马),而将相或乘牛车。——《汉书·食货志》汉高祖刘邦经济凋敝第4页,共1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材料二:(陆贾):“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且汤武逆取而以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向使秦已并天下,行仁义,法先圣,陛下安得而有之?”——《史记·陆贾列传》材料三:“秦非不欲为治,然失之者,乃举措暴众而用刑太极故也。”——陆贾《新语》12篇陆贾吸取秦亡教训第5页,共1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黄老之学是道家中的两派,即黄帝学派和老子学派。它的基础是早期道家理论,同时它又兼采法、儒、名、阴阳等各家学说。其内容主要包括治身、治国两方面。稷下道家改造了《老子》道,指出人们应顺应自然规律,把虚静确定为养生根本方法。虚静不仅是养生之道,而且也是治国之道。“是非有分,以法断之,虚静谨听,以法为符”。君主根本用不上特别的行为,也可实现平治天下目标。——改编自《一源三流:先秦道家的思想分际》阅读材料,结合书本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黄老之学从本原上是属于哪家学派?黄老之学主要思想?有什么特点?2)黄老政治的实施产生了怎样社会效果?1)派别:道家学说中两派。“黄”指黄帝学说,“老”是指老子学说,二者糅合为“黄老之学”。内容:包括治身和治国两方面:把虚静确定为养生根本方法;在治国方面主张”无为而治”。特点:理论上博采众长,政治上“积极无为”。2)影响:①使汉初社会迅速恢复了元气。②随着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不能适应强化中央集权形势发展需要;儒学经过自我调整,整合出一套为中央集权服务新的理论体系。2、西汉初年的黄老之学内容、影响第6页,共1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对西汉初年黄老之学“无为而治”思想的理解正确的是A.要求统治者以“清静无为”的方式稳定统治B.要求统治者不要统治人民C.要求统治者无所作为,享受荣华D.要求统治者把人民的疾苦放在首位练一练1、下列观点与黄老之学相符的有①人只能顺从自然,无法发挥主观能动作用②倡导“待时而动”③倡导“因时制宜”④强调“无为而无不为”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第7页,共1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原因2.思想来源3.内容4.特点5.影响第8页,共1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材料一经过六十多年的休养生息,汉朝的经济实力逐渐恢复和增强,人民生活安定,社会繁荣,国力强盛。但是,诸侯国的势力日益膨胀,土地兼并剧烈,匈奴为患,都威胁着西汉的稳定。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的发展形势,积极有为的政治思想成为时代的需要。材料二到汉武帝时,形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位年轻的皇帝,深知“无为而治”的黄老之学,已不能适应奋发求治的时局,他决意借用儒家学说,实现自己为后世子孙垂范立制的远大抱负。材料三儒家公羊学派大师董仲舒,借“对策”之机,提出了著名的“天人三策”。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建议废止儒学之外的各家异说,……汉武帝采纳了他的建议,于是就有了后人总结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举。经济发展,国家统一,中央集权需要巩固黄老之学不适应汉武帝强化中央集权的需要董仲舒的新儒学适应了统治者的需要第9页,共1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汉武帝时的政治经济形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发展国力强盛开发边疆三击匈奴出使西域汉武帝,名刘彻,16岁即位,一位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在他统治时期,中国以一个高度文明、富强的国家闻名于世要求中央:设内朝地方:刺史制,颁布推恩令政治、经济上的大一统,必然要求思想上大一统第10页,共1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材料二:“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