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识设计的三维空间》.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标识设计的三维空间
标识其实是三维的,它是一个立面的存在,但是我们平时设计时都是在平面上、二维中进行的。空白空间对设计师是一个挑战,要求设计师最有效地表现出视觉-语言结构,标识的目的就是结合建筑学,方便人们活动并把空间进行包围和分割,并向观者清楚地传达信息。标识设计中,纵深面是真实的。不可忽略的,这与平面设计不同。还有一点矛盾的就是虽然标识是三维的,真实的立体的,但是,人们往往只关注正对面的这个平面,所有的信息都在这个平面上展示。
所以标识是三维的,但是也需要在二维的面里面表现三维的空间效果。在平常的设计手法中,有三种手法可以达到近似三维的空间的效果。
一是重叠要素,把一个物体放在另一个物体的前面,模糊后面的那个,可以最大效果地重现实体。把文字放在另一个物体之后时,当心不要让它无法读。一个或多个要素透明时,就会产生模糊的空间获得纵深面。
二是利用大小和视觉等级:把预期要素的大小进行换位,以取得令人惊奇的新关系。运用前景/背景对比来暗示更强烈的纵深面。
三是运用透视法:透视法是一种在平面上表现体积和空间关系的技法。有名的空气透视法中,远距离的物体显得更谈,更不清楚。照相馆的滤光器就夸张了这种效果。
当然这些是表现手法,在制用成标识的时候,我们的这种表现手法就会变成真实的物体,是一个真正的立体的,字,我们表现时用手法,但是其实是立体字。这一点与平面出版物又是不同。
文章来源: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