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管理条例2021(9页).docx
安全生产管理条例2021
第一章总则
1.1目的
本条例旨在规范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预防事故发生,保障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1.2适用范围
本条例适用于所有在我国境内从事生产活动的企业,包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等。
1.3原则
安全生产管理应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和技能。
第二章安全生产责任
2.1企业责任
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确保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
2.2员工责任
员工应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及时报告安全隐患,积极参与安全生产培训。
2.3监督检查责任
企业应设立安全生产监督机构,定期对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第三章安全生产管理措施
3.1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企业应制定完善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包括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安全检查制度、事故应急预案等。
3.2安全生产培训
企业应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安全生产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和技能。
3.3安全生产检查
企业应定期进行安全生产检查,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
3.4事故应急预案
企业应制定事故应急预案,明确事故处理流程和责任分工,确保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理。
第四章安全生产奖惩
4.1奖励
对在安全生产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集体,企业应给予表彰和奖励。
4.2惩罚
对违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造成事故的责任人,企业应依法给予相应的惩罚。
第五章附则
5.1解释权
本条例的解释权归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5.2实施时间
本条例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安全生产管理条例2021
第六章安全生产投入与保障
6.1安全生产投入
企业应根据生产规模和风险程度,合理投入安全生产资金,确保安全生产设施、设备和劳动防护用品的配置和更新。
6.2安全生产保障
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保障机制,包括安全生产资金的保障、安全生产设施的维护、安全生产技术的研发等。
第七章安全生产教育与培训
7.1安全生产教育
企业应将安全生产教育纳入员工培训计划,通过多种形式提高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和技能。
7.2安全生产培训
企业应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安全生产培训,包括新员工入职培训、岗位技能培训、安全知识更新培训等。
第八章安全生产事故报告与处理
8.1安全生产事故报告
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制度,确保事故发生后能够及时、准确地报告。
8.2安全生产事故处理
企业应根据事故原因和责任,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包括事故调查、责任追究、整改措施等。
第九章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9.1监督管理职责
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依法对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确保企业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9.2监督检查内容
监督检查内容应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执行情况、安全生产设施设备运行情况等。
9.3监督检查方式
监督检查方式应包括现场检查、查阅资料、听取汇报、询问员工等。
第十章法律责任
10.1法律责任
企业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造成事故的,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10.2法律救济
员工因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不到位而受到损害的,有权依法要求企业承担赔偿责任。
第十一章附则
11.1解释权
本条例的解释权归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11.2实施时间
本条例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安全生产管理条例2021
第十二章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12.1标准化建设目标
企业应积极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实现安全生产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
12.2标准化建设内容
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应包括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建设、安全生产设施设备标准化、安全生产操作规程标准化、安全生产培训标准化等。
第十三章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
13.1信息化建设目标
企业应积极推进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效率,实现安全生产信息的实时、准确、共享。
13.2信息化建设内容
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应包括安全生产信息平台建设、安全生产数据采集与处理、安全生产信息分析与应用等。
第十四章安全生产文化建设
14.1文化建设目标
企业应积极培育安全生产文化,营造安全生产氛围,增强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
14.2文化建设内容
安全生产文化建设应包括安全生产理念培育、安全生产行为规范、安全生产激励机制等。
第十五章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与演练
15.1应急预案编制
企业应根据生产特点和风险程度,编制切实可行的安全生产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响应程序和措施。
15.2应急演练
企业应定期组织安全生产应急演练,提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