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 第2单元 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第3课 第1框 坚持新发展理念说课稿 新人教版必修2.docx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第2单元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第3课第1框坚持新发展理念说课稿新人教版必修2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设计思路
本节课以“坚持新发展理念”为主题,通过结合课本内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新发展理念的核心要义。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同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将新发展理念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经济学思维,理解新发展理念的经济逻辑。
2.提升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分析新发展理念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3.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将新发展理念与个人发展相结合。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学生在进入本节课之前,已具备一定的经济学基础,了解基本的经济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可能对新发展理念的理解不够深入。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高中学生对社会现象和经济问题表现出一定的兴趣,但学习政治学科时可能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学生能力方面,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渐增强,但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有待提高。学习风格上,部分学生倾向于接受教师讲解,而另一部分学生则更倾向于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学生对新发展理念的理解可能存在抽象性,难以将其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此外,学生在分析新发展理念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时,可能难以全面、辩证地看待问题,容易陷入片面思维。同时,学生在运用新发展理念指导实践时,可能缺乏具体的操作方法和策略。
教学方法与策略
1.采用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新发展理念的核心内容。
2.设计案例分析环节,让学生分析新发展理念在现实经济中的应用,提高分析能力。
3.利用多媒体资源展示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实例,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4.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探讨新发展理念的实施路径,培养合作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设计
(用时:45分钟)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创设情境:展示我国近年来的经济发展成就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成就背后蕴含着哪些发展理念?
2.提出问题:结合生活实际,提问学生:你认为什么是新发展理念?它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3.学生回答: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教师总结并引出新课主题。
二、讲授新课(15分钟)
1.教师讲解:介绍新发展理念的概念、内涵和特点,如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
2.案例分析:展示新发展理念在实际经济发展中的应用案例,如绿色发展、创新驱动等。
3.学生讨论:分组讨论新发展理念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分享讨论成果。
三、巩固练习(10分钟)
1.课堂练习: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运用新发展理念分析实际问题,如环境保护、科技创新等。
2.学生展示: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分析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提问(5分钟)
1.教师提问:新发展理念与可持续发展有何关系?
2.学生回答: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五、师生互动环节(5分钟)
1.教师提问:如何将新发展理念应用于个人发展?
2.学生分享: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分享如何将新发展理念应用于个人发展的经验。
3.教师点评:教师点评学生的分享,并总结新发展理念对个人发展的指导意义。
六、核心素养拓展(5分钟)
1.教师讲解:新发展理念如何培养我们的创新精神、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2.学生讨论:分组讨论新发展理念对核心素养培养的作用,分享讨论成果。
七、总结与反思(5分钟)
1.教师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新发展理念的重要性。
2.学生反思:引导学生思考新发展理念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拓展与延伸
1.拓展阅读材料: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关于新发展理念的论述,特别是关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中国经济发展报告》中关于新发展理念实施情况的年度分析。
-《绿色经济与可持续发展》一书,探讨绿色发展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2.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学生可以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新发展理念在不同行业和地区的具体实践案例。
-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选择一个具体的新发展理念,如“创新”,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学生可以设计一个小型调查问卷,了解周围社区或学校在实施新发展理念方面的具体措施和成效。
-通过网络平台,如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关注新发展理念相关的最新政策动态和行业趋势。
-鼓励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新发展理念的个人感悟或研究报告,结合自身专业或兴趣领域进行分析。
3.实践活动建议:
-组织学生参与社区环保活动,如植树节活动、垃圾分类宣传等,将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