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语文初三上学期试题与参考答案(2025年).docx
2025年辽宁省沈阳市语文初三上学期自测试题(答案在后面)
一、积累与运用(本大题有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1、请根据拼音写出下列词语的正确汉字:
(1)a.zhélì();b.jìnghuò();c.?lǚxíng()
(1)a.阻力;b.静默;c.?旅行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汉字字形的掌握。注意区分形近字和同音字,如“阻力”与“利”,“静默”与“竞默”,“旅行”与“履历”。
2、请完成下列句子,要求使用恰当的关联词语:
如果______,那么______。
3、下列句子中,字音、字形和字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漫步在林间,鸟儿在枝头欢唱,美不胜收(shōu)。
B.那位科学家在实验室里孜孜不倦地工作,终日陶醉在知识的海洋。
C.她的微笑宛如春风拂面,让人感受到无限的温馨。
D.那只小鸟在枝头欢快地跳跃,仿佛在向我们展示它的快乐。
5、下列句子中,加点字音、形、义都正确的一项是:
A.花瓣儿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美丽极了。(“瓣”应读作“bàn”)
B.他的歌声嘹亮,仿佛能穿透云霄。(“霄”应读作“xiāo”)
C.我们应该珍惜时间,合理安排作息。(“作息”应写作“作息时间”)
D.那个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跌宕”应写作“跌宕起伏”)
6、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意义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喧哗喧闹喧嚣
B.拖拉拖延拖延症
C.沉默沉重沉默寡言
D.悠闲悠扬悠然自得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我国,每年都会有数以万计的志愿者投身于公益事业,他们的无私奉献令人感动。
B.那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在公园的长椅上闭目养神,脸上洋溢着慈祥的微笑。
C.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极大地提高了我们的生活质量。
D.他对这个问题研究得非常透彻,一下子就找到了解决难题的方法。
二、现代文阅读(本部分有2大题,每大题12分,共24分)
第一题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的题目。
在古老的东方,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天上有十个太阳共存,它们轮流照耀大地。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太阳们开始争斗,它们都认为自己是最伟大的,不愿意让其他太阳照耀大地。于是,十个太阳同时升起,炙烤着大地,使得河流干涸,庄稼枯萎,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这时,出现了一位名叫后羿的英雄。后羿是一位神箭手,他决心帮助人们解决这个难题。他登上昆仑山,瞄准天空中的十个太阳,一连射下九个太阳,只留下一个太阳照耀大地。从此,大地恢复了生机,人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1、请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请分析后羿射日这一情节,谈谈它对故事主题的体现。
3、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团结就是力量”这一主题的理解。
第二题在深秋的一个傍晚,我独自漫步在郊外的小路上。路旁的树木已经换上了金黄色的秋装,落叶纷纷扬扬,仿佛在为即将到来的冬天演奏一曲凄美的交响乐。远处,夕阳西下,余晖洒在湖面上,波光粼粼,如诗如画。
1、这篇文章描绘了怎样的季节景色?
2、文章中提到的“金黄色的秋装”和“落叶纷纷扬扬”分别比喻了什么?
3、文章最后提到的“如诗如画”是什么意思?
三、古诗文阅读(本部分有2大题,每大题8分,共16分)
第一题
【阅读材料】
《登高》
唐代: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小题1、】
1、请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渚”的意思是___________;
(2)“作客”的意思是___________。
【小题2、】
2、这首诗的颔联写的是什么景象?请用诗句回答。
【小题3、】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第二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孔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虽多,亦奚以为?”子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子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贫而乐,富而好礼。贫而好道,富而好德。色斯举矣,翔而后集。曰:’山梁雌雉,时哉时哉!’子路共之,三嗅而作。”(节选自《论语》)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达:不能通达。B.专:专一。C.不义而富且贵:不正当的途径而得到的富有和尊贵。D.共:通“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