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骨科护士复习题及答案.docx
2024骨科护士复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骨折早期并发症是()
A.压疮
B.感染
C.缺血性骨坏死
D.脂肪栓塞
答案:D。解析:骨折早期并发症包括休克、脂肪栓塞综合征、重要内脏器官损伤、重要周围组织损伤、骨筋膜室综合征等。压疮和感染多为骨折晚期并发症;缺血性骨坏死是骨折的远期并发症。
2.下列哪种情况适用于骨牵引()
A.小儿股骨干骨折
B.老人股骨干骨折
C.成人股骨干骨折
D.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答案:C。解析:骨牵引是通过圆针直接贯穿骨端松质骨,通过骨科床架上的滑轮装置进行牵引。成人股骨干骨折多采用骨牵引。小儿股骨干骨折多采用皮牵引;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多采用手法复位外固定;老人股骨干骨折治疗方案需综合评估身体状况等多因素,一般不首选骨牵引。
3.关节脱位的特征性表现是()
A.疼痛、肿胀、功能障碍
B.畸形、弹性固定、关节盂空虚
C.反常活动
D.骨擦音或骨擦感
答案:B。解析:关节脱位的特征性表现为畸形、弹性固定、关节盂空虚。疼痛、肿胀、功能障碍是损伤的一般表现;反常活动、骨擦音或骨擦感是骨折的特有体征。
4.骨折现场急救的首要步骤是()
A.固定骨折部位
B.迅速转运
C.止血
D.抢救生命
答案:D。解析:骨折现场急救原则是抢救生命、包扎伤口、妥善固定、迅速转运。首要步骤是抢救生命,因为严重创伤可能导致患者出现休克、呼吸心跳骤停等危及生命的情况。
二、填空题
1.骨折的愈合过程可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三个阶段。
答案:血肿炎症机化期、原始骨痂形成期、骨痂改造塑形期。解析:血肿炎症机化期约在骨折后2周完成;原始骨痂形成期一般需1224周;骨痂改造塑形期需要12年。
2.腰椎间盘突出症最常见的部位是______和______。
答案:腰45、腰5骶1。解析:这两个节段是腰椎活动度较大且承受压力较大的部位,所以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好发部位。
3.颈椎病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类型。
答案:神经根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解析:不同类型的颈椎病临床表现不同,治疗方法也有所差异。
三、判断题
1.开放性骨折现场急救时应将外露的骨折端立即复位。()
答案:错误。解析:开放性骨折现场急救时,不应将外露的骨折端复位,以免将污染物带入深部组织,增加感染的机会。应进行简单的包扎固定后迅速转运。
2.石膏固定患者肢体肿胀消退后,石膏固定会变松,需要及时更换石膏。()
答案:正确。解析:肢体肿胀消退后,石膏与肢体之间的空隙增大,石膏的固定作用减弱,不能有效维持骨折的复位和稳定,所以需要及时更换石膏。
3.骨牵引时,牵引针两端套上软木塞或胶盖是为了防止牵引针滑动。()
答案:错误。解析:骨牵引时,牵引针两端套上软木塞或胶盖是为了防止牵引针损伤周围组织,避免刺伤他人。
四、解答题
1.简述骨折患者功能锻炼的原则。
答案:骨折患者功能锻炼的原则如下:
早期(伤后12周):此期功能锻炼的目的是促进血液循环,消除肿胀,防止肌肉萎缩。锻炼方法以患肢肌肉的舒缩活动为主,骨折部位的上下关节暂不活动。
中期(伤后2周以后):此期骨折处已有纤维连接,日趋稳定,应开始进行骨折部位上下关节的活动,活动强度和范围应逐渐增加,但要避免做不利于骨折愈合的活动。
晚期(骨折临床愈合后):此期功能锻炼的目的是增强肌力、恢复关节活动度和肢体功能。可进行全面的关节活动和肌肉力量锻炼,如抗阻力练习等,使肢体功能恢复到正常水平。
2.简述牵引患者的护理要点。
答案:牵引患者的护理要点包括:
一般护理:保持病室清洁、安静、空气新鲜,维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牵引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取得配合。
观察病情: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患肢血液循环情况(包括皮肤颜色、温度、感觉、肿胀程度等)、牵引装置是否有效等。若发现肢端皮肤苍白或发绀、温度降低、麻木、疼痛加剧等,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保持有效牵引:确保牵引绳与被牵引肢体长轴一致,避免牵引绳受压、扭曲。牵引重量应根据病情和患者情况准确设置,不可随意增减。
预防并发症:定时为患者翻身、拍背,鼓励患者咳嗽、咳痰,以预防肺部感染;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骨隆突处垫软枕,预防压疮;指导患者进行肌肉收缩和关节活动,预防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多饮水,预防泌尿系统感染和结石。
牵引针孔护理:保持牵引针孔处清洁干燥,每日用碘伏消毒针孔12次,避免针孔感染。若针孔处有渗血、渗液或结痂,应及时处理。
3.简述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