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_GDIOT 010-2024 基于神经网络的全景视频超分辨率重建质量评价标准.docx
ICS:33.160.01
CCS:I6513
团体标准
T/GDIOT010—2024
基于神经网络的全景视频超分辨率重建质量评价标准
Qualityevaluationstandardforsuper-resolutionreconstructionofpanoramicvideobasedonneuralnetwork
2024-12-23发布2024-12-23实施
广东省物联网协会发布
1
T/GDIOT010-2024
目录
1范围 3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
3术语和定义 3
3.1客观评价 3
3.2主观评价 3
3.3信噪比 3
4缩略语 4
5客观评价 4
5.1一般要求 4
5.2评价指标 4
6主观评价 5
6.1一般要求 5
6.2评分方法和评分标度 6
6.3评价指标 7
2
T/GDIOT010-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
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广东省物联网协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广东恒电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山大学、南方医科大学、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暨南大学、广东开放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广东海洋大学、岭南师范学院、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澳门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理工职业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药科大学、广东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佛山市中医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高静、吴迪、戴少锋、杨晴宇、高钰芯、冯丙文、刘磊、陈炳丰、黄聃、雷方元、彭小红、余应淮、杨俊杰、邬依林、赵庆林、王和勇、吴力挽、汤非易、陈靖宇、汪静、陈浪城、张立泓、门韶洋、杨进、滕璐瑶、卢琰、龙超、关锦图、陈永恒、莫纯宇、尹钟萱。
3
T/GDIOT010-2024
基于神经网络的全景视频超分辨率重建质量评价标准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基于神经网络的全景视频超分辨率质量的客观及主观评价标准。本文件适用于对利用神经网络进行超分辨率重建的全景视频的质量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Y/T134—1998数字电视图像质量主观评价方法
DB11/T384.5—2018图像信息管理系统技术规范第5部分:图像质量要求与评价方法GY/T340—20204K超高清视频图像质量主观评价用测试图像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客观评价objectiveassessment
专业检测单位遵循规定的检测程序,按照规定的检测条件、项目和指标,使用专用测试设备,对图像质量进行物理的定量评价。
[来源:DB11/T384.5—2018,3.1.5]
3.2
主观评价subjectiveassessment
特定人员群组在设定的条件下,按判别项目和分级要求,以个体视觉感观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的定性评价。
[来源:DB11/T384.5—2018,3.1.4]
3.3
信噪比SignaltoNoiseRatio
4
T/GDIOT010-2024
表示信号功率与噪声功率之间的比值,通常以分贝(dB)为单位表示。
4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CPU: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Unit)
ARM:进阶精简指令集机器(AdvancedRISCMachine)
SSIM:结构相似性指标(Structuralsimilarityindexmeasure)
JVET:国际标准组织联合视频探索小组(JointVideoExplorationTeam,)VRU:国内标准组织虚拟现实联盟(VirtualRealityUnity,VRU)
5客观评价
5.1一般要求
5.1.1数据集准备
应准备高质量的原始视频数据作为参考,以及经过超分辨率处理后的低分辨率视频数据。
5.1.2硬件平台
CPU主频大于2.5GHz、内存大于16GB的x86、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