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各章节知识点详解.docx
PAGE
PAGE1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各章节知识点详解
第一章机械运动
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一、长度的基本单位
1、基本单位:米(m)
2、常用单位:比米(m)大的长度单位有千米(km),比米小的长度单位有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3、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1km=103m1m=10dm1dm=10cm1cm=10mm1mm=103μm1μm=103nm1m=106μm1m=109nm
1公里=1km1km=2里1里=500m
单位换算形式及书写:(1)、大单位化成小单位时,数字乘以进率,单位变成所要的单位;
(2)、小单位化成大单位时:①数字除以进率,并用括号将数字括起来,单位直接变成所要的单位;②数字乘以进率的倒数,单位直接变成所要的单位。
实例: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A.4.5m=4.5m×100cm=450cm
B.456mm=456mm×=0.456m
C.36cm=36÷100m=0.36m
D.64dm=64×m=6.4m
分析:A应为4.5m=4.5×100cm=450cm,故A错误;
B应为456mm=456×m=0.456m,故B错误;
C应为36cm=(36÷100)m=0.36m,故C错误;
【答案】D
二、长度的测量
1、基本工具:刻度尺(包括各种直尺、三角板、皮尺、卷尺、学生用尺等)
2、精确测量工具(使用不做要求):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等
三、刻度尺的使用
1、认识刻度尺(几点注意事项)
(1)量程(测量范围)(2)分度值(相邻两刻线之间的距离,即:每个小格所代表的长度。)(3)零刻度线是否磨损(没磨损,则从零刻度线开始测量;若磨损,则从下一个整刻度开始测量)(4)单位(刻度尺上所标的单位,如:cm)
2、刻度尺使用规则“5会”
(1)“会看”,观察零刻度线是否磨损,看量程和分度值;
实例:如图所示,该刻度尺的量程为________,分度值为_______,此时铅笔的长度为________。
【答案】0~10cm;0.1cm;7.50cm
(2)“会放”,有刻度的一边紧靠被测物体,刻度尺沿被测长度放置;
实例:测量一木板的长度,在如图所示的各种情况中正确的是()
ABCD
分析:A中,被测物体左侧没有与零刻线对齐,故错误;
B中,视线没有与刻度线垂直,故错误;
C中,刻度尺有刻度的一侧没有紧贴被测物体,故错误;
【答案】D
(3)“会读”,视线要与尺面垂直,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实例:如图是用刻度尺测长度的实验,所记录的测量结果正确的是()
A.5.3cmB.5.25cmC.3.25cmD.3.3cm
方法:首先观察刻度尺,确定分度值(每个小格代表)1mm,所以准确值按mm来读,物体的左边与2cm对齐,也就是20mm,右边已经过5cm后有过2个小格,也就是52mm,所以准确值为52mm—20mm=32mm;估计值不到1mm,根据实际我们估计成0.5mm;最终物体长度为32mm+0.5mm=32.5mm=3.25cm,故答案为C。
(4)“会记”,记录测量结果包括数值和单位。
3、特殊测量方法
①累积法;②化曲为直法;③滚轮法;④辅助法;⑤化整为零法
4、长度常见估算量
(1)学生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2)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cm;(3)一元硬币的厚度为1.9mm;(4)乒乓球的直径约为4cm;(5)一支2B铅笔的长度约为18cm;(6)一层楼的高度约为3m;(7)一元硬币的直径约为2cm;(8)头发直径或一张纸的厚度约为60μm;(9)成年人走一步的距离0.75m;(10)中学生的身高在170cm左右;(11)教室门的高度约为1.8m;
练习:估测是物理学中常用方法,小明对下列物理量的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一张课桌的高度约为160cm
B.课间操的时间约为20min
C.教室门框的高度约为500mm
D.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1min
【答案】B
四、时间的单位
1、基本单位:秒(s)
2、常用单位:分钟(min)、小时(h)
3、时间单位的换算关系:
1h=60min1min=60s1h=3600s
五、时间的测量
1、基本工具:停表、秒表、电子表、石英钟等。
2、机械停表的使用及读数(重点)
实例:停表的读数为_______S。
方法:(1)明确小表盘单位为min,大表盘单位为s。
(2)观察小表盘指针超过整刻度3但未到4,所以小表盘示数为3min;并且小表盘指针已经超过刻度3与4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