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模拟理综物理试题含答案.docx
高考模拟理综物理试题含答案
选择题(每题6分,共30分)
1.下列关于力和运动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做曲线运动,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B.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一定没有力作用在物体上
C.物体运动状态变化,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D.物体受到摩擦力作用,运动状态一定会发生改变
答案:AC
详细解答:
A选项:物体做曲线运动时,速度方向时刻改变,即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所以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A正确。
B选项: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可能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合力为零,并不是一定没有力作用在物体上,B错误。
C选项: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运动状态变化,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C正确。
D选项:物体受到摩擦力作用时,如果摩擦力与其他力合力为零,物体可能仍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运动状态不一定改变,D错误。
2.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它在第1s内与第3s内的位移之比为$x_1:x_3$,在第1s末与第3s末的速度之比为$v_1:v_3$,则()
A.$x_1:x_3=1:3$,$v_1:v_3=1:3$
B.$x_1:x_3=1:5$,$v_1:v_3=1:3$
C.$x_1:x_3=1:3$,$v_1:v_3=1:2$
D.$x_1:x_3=1:5$,$v_1:v_3=1:2$
答案:B
详细解答:
对于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位移公式$x=\frac{1}{2}at^{2}$,第1s内的位移$x_1=\frac{1}{2}a\times1^{2}=\frac{1}{2}a$。
前3s内的位移$x_{前3}=\frac{1}{2}a\times3^{2}=\frac{9}{2}a$,前2s内的位移$x_{前2}=\frac{1}{2}a\times2^{2}=2a$,则第3s内的位移$x_3=x_{前3}x_{前2}=\frac{9}{2}a2a=\frac{5}{2}a$,所以$x_1:x_3=1:5$。
根据速度公式$v=at$,第1s末的速度$v_1=a\times1=a$,第3s末的速度$v_3=a\times3=3a$,所以$v_1:v_3=1:3$。
3.如图所示,一通电直导线垂直于磁场方向放置,导线受到的安培力大小为F,若仅将导线中的电流减小为原来的一半,同时将导线的长度增加为原来的2倍,其他条件不变,则导线受到的安培力大小变为()
A.F/4
B.F/2
C.F
D.2F
答案:C
详细解答:
安培力公式为$F=BIL$(B为磁感应强度,I为电流,L为导线长度)。
原来安培力$F=BIL$,后来电流变为$I=\frac{I}{2}$,长度变为$L=2L$,则后来安培力$F=BIL=B\times\frac{I}{2}\times2L=BIL=F$。
4.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n_1:n_2=2:1$,原线圈接在有效值为220V的正弦交流电源上,副线圈接有一个阻值为100Ω的电阻R,则()
A.副线圈输出电压的有效值为110V
B.电阻R消耗的功率为121W
C.原线圈中电流的有效值为1.1A
D.原线圈输入功率为242W
答案:AB
详细解答:
根据变压器电压比公式$\frac{U_1}{U_2}=\frac{n_1}{n_2}$,已知$n_1:n_2=2:1$,$U_1=220V$,可得$U_2=\frac{n_2}{n_1}U_1=\frac{1}{2}\times220V=110V$,A正确。
电阻R消耗的功率$P_2=\frac{U_2^{2}}{R}=\frac{110^{2}}{100}W=121W$,B正确。
因为变压器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P_1=P_2=121W$,由$P_1=U_1I_1$可得$I_1=\frac{P_1}{U_1}=\frac{121}{220}A=0.55A$,C、D错误。
5.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体积增大,则()
A.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
B.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
C.气体的压强增大
D.气体的压强减小
答案:D
详细解答:
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不变,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A、B错误。
根据玻意耳定律$pV=C$(C为常量),在温度不变时,体积V增大,压强p减小,C错误,D正确。
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