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九年级中考化学专题复习:溶液的形成(含答案).docx
2024年九年级中考化学专题复习:溶液的形成
一、选择题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复分解反应前后物质种类都是化合物
B.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C.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无色的混合物
D.催化剂一定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2.如图所示,室温下,盛有水的烧杯内放置了两支试管甲和乙,试管甲和乙分别盛放的是KNO3饱和溶液和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石灰水。向烧杯内的水中加入NaOH固体后,乙中观察到变浑浊的现象。(不考虑溶剂蒸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入NaOH固体前,石灰水一定是饱和溶液
B.加入NaOH固体后,甲中溶质质量分数会变小
C.若加入的固体是NH4NO3,甲中一定有固体析出
D.实验后,将甲乙试管中溶液倒一起,硝酸钾溶液仍为饱和溶液
3.在一定温度下,将ag食盐溶于bg水中,待完全溶解后,再加入cg硝酸钾,固体全部溶解,此时溶液的质量是
A.(a+b)g B.(a+c)g C.(b+c)g D.(a+b+c)g
4.如图为KCl和Na2CO3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Na2C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9.0%
B.t2℃时,等质量的KCl和Na2CO3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C.t3℃时,分别将等质量的KCl和Na2CO3溶于水配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的质量前者大于后者
D.若KCl溶液中含有少量Na2CO3,可采取蒸发浓缩、控制温度t1℃以上降温结晶、过滤等操作提纯
5.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的硝酸钾固体溶解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不考虑水分蒸发),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②③中溶液的溶质质量不相等 B.②③中溶液的质量不相等
C.③中溶液一定是该温度下硝酸钾不饱和溶液 D.②中溶液一定是该温度下硝酸钾饱和溶液
6.某固体M中加入一定量水后,红墨水向左移动,则固体M可能是下列哪种物质
A.氢氧化钠 B.蔗糖 C.氯化钠 D.硝酸铵
7.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金刚石硬度大,可做装饰品—钻石 B.铁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可用于制造炊具
C.氩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电光源 D.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可用于去除油污
8.甲、乙两种固体(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甲、乙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B.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用降温结晶法提纯甲
C.t2℃时,将10g甲加入10g水中,可得到20g溶液
D.t2℃时的甲、乙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时,析出晶体的质量甲大于乙
9.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鉴别硝酸铵和氢氧化钠:比较溶于水时溶液的温度变化
B.除去铜粉中混有的氧化铜:加入过量炭粉,隔绝空气加强热
C.验证氯化氢分子在不断运动: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D.鉴别H2和CO:分别点燃,用冷而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10.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t℃时,60g丙完全溶解可配制出160g丙的饱和溶液
B.甲中含有少量乙,可用冷却热的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
C.20℃甲、乙的饱和溶液(溶液中无晶体)升温到40℃,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40℃时,甲、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时,析出晶体的质量一定不相等
11.用如图所示的密闭实验装置,能使液面a比液面b高,过一段时间又回到持平的一组固体和液体可以是
A.食盐和水 B.蔗糖和水 C.硝酸铵和水 D.固体氢氧化钠和水
12.溶液用途广泛,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碘酒中的溶剂是碘
B.溶液不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C.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D.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二、实验题
13.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仪器①名称:。
(2)实验室可选用装置A制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选用装置D收集氧气是因为。实验完成后同学们欲从完全反应后的剩余物中回收二氧化锰和氯化钾,首先回收二氧化锰,合理的操作顺序是(填序号)。
①过滤??②洗涤??③干燥??④蒸发??⑤溶解
小组同学继续回收氯化钾,经计算对比,氯化钾的实际产率低于理论值,其原因可能是(填字母)。
A.固体未充分溶解就进行下一操作
B.倾倒时,有部分氯化钾溶液溅出
C.未充分洗涤滤渣
D.蒸发后,所得的氯化钾较潮湿
(3)温度是影响固体溶解速率的因素之一,请设计方案说明(实验方案包括操作、现象和结论。可供选用的试剂有:水、氯化钠固体)
(4)现有6%的过氧化氢溶液50g,利用B装置,理论上最多可制得氧气的质量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g)。
(5)实验室选用装置C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