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学年江苏省扬州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江苏省扬州市2015—2016学年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试题
2016.6
第卷(选择题共60分)
20题,每题3分,共60分)。
1.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指出“中国政治与文化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而“周人制度大异于商者”的第一条就是“立子立嫡之制”。由此可见,王国维认为( )【考点】——宗法制
【解析】
【答案】( )【考点】——选官制度(察举制)
【解析】【答案】( )
4.钱穆认为“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个大变动”,到了明代中国传统政治又“有一个大变动”。下列选项不能支撑钱穆史论的是( )
B.秦汉相权多由一人掌握,唐代则把相权分别掌于不同的部门
C.汉代选官为选举、首重门第标准,唐代选官为考试、打破门第限制
D.汉、唐、宋时期皇权与相权是划分的,明代立国后不久即废止宰相
【考点】
【解析】【答案】( )【考点】——内阁的出现
【解析】
【答案】( )【考点】——鸦片战争与中英《南京条约》
【解析】
【答案】( )【考点】
【解析】
【答案】( )【考点】
【解析】【答案】( )【考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解析】【答案】( )
11.下列有关中国共产党召开会议的表述,符合史实的是( )【考点】——中共七大
【解析】对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答案】( )
B.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C.标志着中国军队取得抗日战争以来的最大胜利
D.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捷
【考点】——淞沪会战
【解析】【答案】( )【考点】——广岛和长崎原子弹爆炸
【解析】广岛、长崎因受原子弹爆炸原子弹爆炸原子弹爆炸【答案】( )【考点】——渡江战役
【解析】
【答案】( )
A.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确立
B.制定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
C.顺利完成筹建一个新国家的历史任务
D.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确立
【考点】——新政协的召开
【解析】【答案】( )
【考点】
【解析】【答案】( )
A.推行“一国两制” B.海协、海基会的沟通
C.坚持“九二共识” D.政党之间的交流合作
【考点】——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九二共识”)
【解析】在两岸政治分歧尚未彻底解决的情况下,按照一个中国原则作出的务实安排,也体现了双方搁置争议、相互尊重的精神海峡两岸领导人习近平、马英九在新加坡的历史性会面两岸双方通过沟通,商定会面使用两岸领导人的身份和名义,互称“先生”【答案】( )
C.1953年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
【考点】——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和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解析】【答案】( )【考点】——中美关系正常化
【解析】【答案】( )【考点】——中国在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大外交活动
【解析】【答案】第卷(非选择题共60分)
二、非选择题:
21.(15分)“士”的变动与中国的社会变革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吾闻国家之立也,本大而末小,是以能固。故天子建国(立诸侯),诸侯立家(卿大夫称家臣),卿置侧室(众子,与正室嫡子相对),大夫有贰宗(次子为贰宗),士有隶子弟(士卑,不能自行分封,只能以本族子弟为隶属),庶人、工、商,各有分亲(以亲疏为别),皆有等衰。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
——《春秋左传正义?卷第五?桓公元年至二年》
材料二 春秋时期,内外发生种种权力斗争……以及列国之间的兼并,都会改变权力结构和财富分配。于是,不少社会的上层人物作为斗争的失败者,却下降到社会的底层。……他们具有下层前所未有的动能,社会整体遂拥有了发展的能力和积极性,推动了经济和文化的开展与进步。许多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例如孔子、孟子,都是没落的旧贵族或其子孙。
——许倬云《说中国》
材料三 “士”在每一时期的变异也就是中国史进入一个新阶段的折射。……从汉到清两千年间,“士”在文化与政治方面所占据的中心位置是和科举(广义的)制度分不开的。通过科举考试(特别如唐、宋以下的“进士”),“士”直接进入了权力世界的大门,……着眼于此,我们才能抓住传统的“士”与现代知识人之间的一个关键性的区别,清末(即1905年)废止科举的重大象征意义在此便完全显露出来了。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