锌冶金挥发窑工艺技术操作规程.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南丹县南方有色冶炼有限责任公司
NDNF/JS—SC08~2010
控制状态: 发放编号:
挥发窑工艺技术操作规程
版 次: B/00
编 制: 梁世心
审 核: 刘旭升 曹晓星
批 准:
2010年7月20日发布 2010年8月1日实施
南丹县南方有色冶炼有限责任公司 发布
1 范围
本规程包括工艺流程、基本原理、原材料及其质量要求、操作条件、岗位操作法、产出物料及其质量要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和主要设备。
2 工艺流程见图1
3 基本原理
在1100~1300℃的高温下,浸出渣中的铅、锌、铟、锗等有价金属被一氧化碳还原为金属而挥发进入烟气,在烟气中被氧化成氧化物,随烟气进入收尘系统被收集下来。
主要化学反应式
在料层内:C+O2→CO2
CO2+C→2CO
ZnO+CO→Zn↑+CO2
ZnO+C→Zn↑+CO
Fe2O3+CO→2FeO+CO2
FeO+CO→Fe+CO2
ZnO+Pe→Zn↑+FeO
在料层上空:Zn(气)+1/2O2→ZnO
CO+1/2O2→CO
4 原材料及质量要求
4.1 锌浸出渣 Zn全≤20% H2O≤18% 粒度≤50mm
4.2 粉煤 化学成份(%): C固>75 挥发物4~8 灰份≤18
粒度:5mm~15mm≥50%;>15mm≤20%;<5mm≤30%。
4.3 柴油
5 工艺操作条件
5.1 挥发窑
5.1.1 窑转速 60S/r~180S/r。
5.1.2 压缩空气风压 0.08~0.20MPa。
5.1.3 窑尾压力 -20~40Pa。
5.1.4 窑尾温度 400~800℃。
5.1.5 煤比 45~55%。
5.2 余热锅炉
5.3 电收尘器
5.3.1 烟气入口温度 200~350℃
5.3.2 烟气出口温度 150~300℃
6 岗位操作法
6.1 行车岗位
a)检查各部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b)起动前按信号,起吊时钢丝绳与地面垂直,不准斜吊、斜拖,操作中如有障碍物,遮住视线时,必须有专人指挥。
c)运行时要响铃且抓斗不得横空过人头,不得碰撞拦杆、墙壁、安全防护罩,严禁撞车、顶车。
d)抓斗离地面、障碍物运行时不低于1m,两车同时作业相距不少于2m,大车抱闸失效时,必须及时修理,严禁用控制器代替抱闸刹车。
e)不许随意攀登轨道,因工作需要时,应做好安全防护,经常检查运行设备,电机温度不超过60℃
f)上行车驾驶室的走道必须畅通,不安全时,应报告并及时处理,严禁爬车钻轨,除检修人员外,非岗位人员不得进入驾驶室。
g)除各班做好设备的检查,维护外每天早班进行一次检查,将润滑点的油加足,有问题由早班联系处理好。
6.2 配料、皮带岗位
a)开车前首先与上下岗位联系好,待上料系统设备具备开车条件后再开车。
b)把转换开关打开到“联锁”位置,按下启动按钮,预备电铃响数分钟后,系统按程序开车。
c)按规定的配料比均匀配料,特殊情况而应根据司窑岗位或班长要求。
d)发现圆盘无料出时,开动振动器振动,不允许有断料现象,发现大块与杂物要及时炼出。
e)配料输送结束后,按下停止按钮,系统自动停车,配料过程中某设备发生故障时,立即切断现场安全开关,处理后重新开车。
f)皮带跑偏要及时调整头尾部滚筒,滚筒及下料溜子粘矿应及时清除,处理事故时要停车。
g)料仓搭桥及时处理、停产时将料仓清理干净。
h)按要求每班取浸出渣样一个,填好试样袋,将试样送往指定地点。
i)做好岗位记录。
6.3 窑尾进料岗位
a)开车操作
1)开窑前空试进料圆盘,确保设备正常运转后停车。
2)进料时,打开下料口盖板,合上圆盘启动按钮,启动圆盘,根据司窑工要求调节闸板高低及圆盘转速,控制料量。
3)遇有大块应开启闸板扒出,料仓悬空应打开振打器或用铁杆捅下,确保进料均匀稳定。
b)生产操作
1)与配料、司窑岗密切配合,保持均匀进料,焦比符合窑况要求。
2)及时清理料仓和进料溜子。
c)停车(遇需停窑时)操作。
1)进空料仓,并将仓内斜斗清理。
2)停止圆盘转动,并放下圆盘出口闸板。
6.4 司窑岗位
a)开窑操作
1) 往窑内搬进适量柴火.
2)开窑点火前检查好各设备正常运行的准备工作,把直升烟道打开。
3)插入油枪、鼓风管,开启油泵,明火点燃,开始烤窑升温。
4)烤窑升温时,严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