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零碳文旅活动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及零碳综合评价报告.docx
19
绿色零碳文旅活动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及零碳综合评价报告
(参考文本)
绿色零碳文旅活动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及零碳综合评价报告
活动单位: 核算单位: 报告日期:
20
绿色零碳文旅活动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及零碳综合评价报告
1.基本信息
填写文旅活动的基本信息,包括活动名称、组织单位、核算单位、举办时间、举办场地、活动类型、活动规模等,本次活动基本信息如下:
表1活动基本信息
活动名称
活动组织单位
活动核算单位
活动举办时间
活动举办场地
活动类型
□演出□赛事□会议□论坛□展览□文化艺术节□旅游博览会□
节庆活动□其他
活动规模
注:填写活动人数等体现活动规模的信息。
联系人
联系人单位
电话
电子邮箱
2.核算准则
□xx标准DBXXX/TXXXX-XXXX《绿色零碳文旅活动评价技术指南》□其他
3.核算边界
核算边界包含时间边界和地理边界,本次文旅活动的核算边界如下:表2核算边界识别
时间边界
地理边界
4.温室气体排放计算
温室气体排放量的计算主要依据排放因子法计算,即:温室气体排放量=活动数据×排放因子×GWP
计算结果(温室气体排放量)须以“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e)”为单位。各排放源排放量计算说明如下:
21
表3温室气体排放计算
排放类型
排放源
核算方法
排放因子及单位
活动数据及单位
温室气体排放量(tCO?e)
交通
航空排放量
交通温室气体排放量=航空排放因子×里程
铁路排放量
地铁排放量
油动力私家车排放量
纯电公交车排放量
纯电小汽车排放量
住宿
住宿排放量
住宿温室气体排放量=排放因子×房间数量
餐饮
食物饮料排放量
餐饮温室气体排放量=排放因子×餐饮用量
活动耗材
宣传册等纸制品产生的碳排量
活动耗材温室气体排放量=排放因子×耗材用量
饮料瓶等塑料制品产生的碳排量
设施搭建使用金
属、木材产生的碳
排量
工作服等产生的碳排量
其他活动用品隐含的碳排量
物资运输
运输产生的排放量
废弃物管理
废弃物处理产生的排放量
废弃物处理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废弃物质量×含碳比例×矿物碳在碳总量中比例×焚烧炉的焚烧效率*GWP
生活污水量
智能能源管理
化石燃料使用产生的排放量
化石燃料燃烧温室气体排放量=排放因子×天然气使用量×GWP
22
外购电力产生的排放量
电力温室气体排放量=排放因子×购入电力量×GWP值
总计
5.碳信用抵消
项目
类别
是否抵消
抵消量
抵消类型
国家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的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
□是□否
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CDM)签发的温室气体减排量
□是□否
绿证(GEC)或直接绿电交易
□是□否
核证碳标准(VCUs)
□是□否
其他减排机制签发的温室气体减排量:
□是□否
总计
6.零碳文旅活动综合评价
本次文旅活动各项得分如下:
表4文旅活动温室气体排放综合评价得分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分值占比
评分标准
评分区间
减碳目标(10%)
减排规划
绿色低碳目标明确性
3%
明确将绿色低碳作为活动目标,在活动策划、宣传等多环节深度且持续体现
3
提及绿色低碳目标,在部分环节有体现,但不够深入和持续
1~2
未明确提出绿色低碳目标
0
减碳行动方案完整性
4%
方案详细,涵盖各类减碳行动,有具体实施步骤、责任人、时间节点和监督评估机制
4
有减碳行动方案,但内容简略,关键要素缺失
2~3
无减碳行动方案
0~1
连续性
连续性评价
3%
活动具有周期性、有长期固定场地(如在相同场地多次举办)等
3
活动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如举办一定规模的周期性活动
2
活动的连续性较弱
0~1
减碳行为
评价
(79%)
吃
低碳餐饮
5%
有较完善的减碳方案或措施,如不使用一次性用品、全程采用绿色供应链等,食物浪费较少。
4~5
23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分值占比
评分标准
评分区间
有明显减碳措施,如包装盒等选用可循环利用或环保可降解材质,不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避免或减少过度包装,食物浪费较少。
2~3
无明显或较少减碳措施
0~1
住
低碳住宿
5%
酒店为低碳酒店,具有较完善的减碳措施
4~5
酒店不主动提供一次性用品、采取降低能耗和塑料使用的措施等
2~3
无明显或较少减碳措施
0~1
行
绿色交通
5%
为参与者提供详细的绿色出行指南,包括公共交通、共享单车等信息,引导绿色出行比例达60%及以上
4~5
有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