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遍天下书为侣的教学设计.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走遍天下书为侣》教学设计
(一)课标分析
《走遍天下书为侣》是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材第九册第一单元中的一篇课文。它介绍了作者环绕世界旅行只带一本书上路的原因和读书方法。告诉我们要与书为友,以书为侣;善于读书,常读常新,其乐无穷,充满了人文情怀。文章紧密围绕教材本单元的专题“我爱阅读”编排,短小精致,角度新颖,比喻、假设、反问等独特灵活的表达方式,能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
(二)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篇幅短小精致,语言浅显易懂,角度新颖,表达独特。作者通过层层递进的假设和设问、反问,灵动先活的比喻,以推理的方式层层剥笋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的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
(三)学生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年龄在十一二岁之间,经过几年的学习,大都养成了一定的学习习惯和自学的能力,他们已经初步掌握了基本的阅读方法,如朗读、默读、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把文章的主要内容会表达的思想感情的能力,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基础,这为我们开展有效的阅读教学奠定了基础。但还应看到五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仍然有限,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突出学生的主题地位,又要做好课堂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扶放又度,使学生能够轻松愉快地接受新知。
(四)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读写”伴侣、娱乐、百音盒、毫不犹豫、一趟、背诵、
零次、编写、某种”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抄写自己喜欢的段落。
3.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及反复读书的方法,并受到启示。
4.感受作者对阅读的热爱,继续开展关于阅读的综合性教学,逐步培养学生“以书为友”的习惯。
教学重点
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继续开展读书的综合性学习。
教学难点
理解反复读一本书的原因和方法。
(五)教学策略
在教学《走遍天下书为侣》一课时,,我采用联系比较的 策略,让学生将作者对书的看法与自己的实际体验结合起来,通过“朋友”“家”,让学生畅谈感受,唤醒学生心灵上的共鸣,对于文章谈到的读书方更是让学生联系自己的读书实际,告诉学生应该怎样读书,让他们切身体会到只有将读书与思考相结合,才有收益的道理。将课本知识与学生实际结合起来,学生会理解的更快,体会的更深刻。
(六)教学用具
1、生字词卡片。
2、一块抄有重点词句的小黑板。
3、多媒体课件。
二、教学过程
一、素读
(一)引起阅读期待
师:同学们,我们来做一个填空游戏:长满 的大树。你会怎样填?
生:长满树叶的大树。
生:长满果实的大树。
生:……
师:可有一位老奶奶不像你们这样填,她写了一本小说叫《长满书的大树》。够奇特吧?
生:(点头,露出惊讶的神情)
【学生“小”,理性不足,喜欢感情用事。开课以填空游戏切入,凸显“长满书的大树”之奇特,激发学生兴趣,引起阅读期待。】
(二)自由阅读文本
师: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请同学们大声阅读,遇到生字词、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直到把课文读通顺为止。
生:(自读课文,读通顺后举手示意)
师:大家真的把课文读通顺了吗?我们来检查检查。(教师出示生字词和难读的句子,抽学生朗读。略。)
【学生“大”,首先表现在是课堂学习的主体。一切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学习的基础上。这里,不预设问题,给予学生足够的时空“素读”,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
(三)交流初读收获
师:刚才,我看了同学们写的卡片,密密麻麻,精彩纷呈。下面,我们来交流交流,说说你从课文中读懂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尤安·艾肯成为作家的秘密就是喜爱读书。
生:我知道了假如要驾舟环游世界,尤安·艾肯会带上一本书。(师板书:“带书出游”)
生:我知道了作者阅读一本书的方法。(师板书:“怎样读书”)
生:我知道了一本书,不管你看了多少遍,总能从书中发现新的东西。
师:这就是作者驾舟环游世界带上一本书的——
生:原因。(师板书:为什么带书出游)
生:我知道了喜欢读的书就像朋友,就像家一样。
师: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还说——
生: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是你自己的东西。(师板书:“书是朋友,是故地,是你自己的东西”)
师:“故地”是什么意思?
生:故乡。
生:不一定是故乡。词典上说,“曾经生活过的地方”都叫故地。
师:这么说来,故地包括——
生:故乡。
……
生:课文先写了作者驾舟环游世界一定会带上一本书,再写为什么带书出游,然后写怎样读一本书,最后说喜欢的书是朋友,是故地,是你自己的东西。
【此环节,教师既了解了学情,又在学生初读的基础上适当点拨,帮助学生弄清了文章的结构,掌握了主要内容,为深入阅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摸清学生需要
师:“学贵有疑”。刚才,同学们在“问题卡”上写了不少问题。现在请大家在小组内讨论讨论,看能不能自己解决。解决了的,就用斜线画掉。实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