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护理查房..ppt.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放疗科 2014.6.10 鼻 咽 癌 概述 鼻咽癌:原发于鼻咽腔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是我国高发肿瘤之一,尤以广东、广西、湖南、福建更为多发。男女之比为3:1,多在40~50高发。病理上以低分化鳞癌多见。 病因尚未完全清楚,可能与EB病毒,遗传和环境有关。 鼻咽癌易广泛侵犯邻近结构,并可通过淋巴液转移到颈部,通过血流转移到全身重要器官,如骨、肝和肺等。 临床表现复杂多变,极易被患者忽略或被医生误诊。 病因与发病机制: 种族易感性:黄种人居多 家族聚集性 2、病毒因素: EB病毒 3、环境因素:亚硝胺盐、多环烃类、镍 1、回吸性涕血 :早期可有出血症状,表现为吸鼻后痰中带血,或擤鼻时涕中带血,早期痰中或涕中仅有少量血丝,时有时无。晚期出血较多可有鼻血。 2、耳鸣、听力减退、耳内闭塞感 :鼻咽癌发生在鼻咽侧壁侧窝或咽鼓管开口上唇时,肿瘤压迫咽鼓管可发生单侧性耳鸣或听力下降,还可发生卡他性中耳炎,单侧性耳鸣或听力减退、耳内闭塞感等,是早期鼻咽癌症状。 3、头痛 :为常见症状,占68.6%,可为首发症状或唯一症状,早期头痛部位不固定间歇性,晚期则为持续性偏头痛,部位固定。 4、复视 :由于肿瘤侵犯外展神经,常引起向外视物呈双影。滑车神经受侵,常引起向内斜视、复视 5、面麻 :指面部皮肤麻木感,临床检查为痛觉和触觉减退或消失。 6、鼻塞:肿瘤堵塞后鼻孔可出现鼻塞,肿瘤较小时鼻塞较轻,随着肿瘤长大鼻塞加重,多为单侧性鼻塞;若肿瘤堵塞双侧后鼻孔可出现双侧性鼻塞。 7、颈部淋巴结转移症状 :容易发生颈部淋巴结,其中半数为双侧性转移。颈部淋巴结转移常为鼻咽癌的首发症状,有少数病人鼻咽部检查不能发现原发病灶,而颈部淋巴结转移是唯一的临床表现,这可能与鼻咽癌原发灶很小并向粘膜下层组织内扩展有关。 8、舌肌萎缩和伸舌偏斜 :鼻咽癌直接侵犯或淋巴结转移至茎突后区或舌下神经管,使舌下神经受侵,引起伸舌偏向病侧伴有病侧舌肌萎缩。 9、眼睑下垂、眼球固定 、视力减退或消失 10、远处转移 :鼻咽癌的远处远处转移是鼻咽癌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常见的转移部位是骨、肺、肝等多器官。 11、伴发皮肌炎 :也可与鼻咽癌伴发,故对皮肌炎病人无论有无鼻咽癌的症状均应仔细检查鼻咽部。 12、停经 :作为鼻咽癌首发症状甚罕见。 辅助检查: 肿物好发于鼻咽顶、鼻咽后壁或咽隐窝,呈菜花状、结节状或溃疡状。颈部可及淋巴肿大。发现肿物应进行以下检查: 1、纤维鼻咽镜检查 2、CT扫描 3、EB病毒抗体测定 4、活检 治疗原则 放射治疗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手段。放疗后5年生存率为34%~53%。 配合化疗、中医药、免疫及手术治疗 患者病历介绍 一般资料:30床 徐XX 女 59岁 主管医生: XXX 主要诊断:1.鼻腔鳞状细胞癌 2.高血压 3.冠心病 4.脑出血后遗症 现病史:患者因鼻塞伴流涕半年余,确诊鼻腔鳞状细胞癌1周,于2014.05.19 10:00平车收入院。患者于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鼻塞,为渐进性加重,在当地乡镇医院给予抗炎药物治疗(具体不详),鼻塞稍有好转,嗅觉逐渐减退,伴有头痛、头晕,以双侧额部为主,无时间规律性,伴左眼突出胀感,伴左侧面部不适,言语不能,无发热、寒战,无恶心、呕吐。于2014.05.09就诊于XX医院,行鼻腔肿物活检术,活检病理示(鼻腔)鳞状细胞癌。现为进一步诊治入院。自发病以来,饮食、睡眠可,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既往有高血压、脑出血病史5年,支气管哮喘病史40年,心脏病史30年,无食物药物过敏史。老年女性,神志清,精神可,发育正常。 患者病历介绍 老年女性,神志清,精神可,发育正常。入院后测 T 36℃ P 76次/分 R 19次/分 BP 100/70mmHg ,头部头痛,疼痛评分2分,跌倒危险因素评分7分,皮肤危险因素评分 14分,下肢深静脉血栓评分3分,泌尿系感染评分6分,外鼻无畸形,鼻腔内可见新生物及分泌物覆盖,各副鼻窦区轻压痛。右眼结膜充血,角膜浑浊,左眼外凸,视物模糊,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迟钝。颈静脉怒张,颈动脉搏动正常。左侧肌力Ⅲ级,右侧肌力正常。 现患者仍鼻塞伴有流涕、言语不能,5.29头痛加重,遵医嘱给予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头痛明显减轻。口腔黏膜充血、红斑,轻度疼痛,属Ⅰ度口腔炎。左眼胀感,视物模糊,无恶心、呕吐,饮食可,睡眠及大小便正常。 主要辅助检查: 2014-05-12 活检病理 (鼻腔)鳞状细胞癌(外院) 2014-05-19 鼻窦CT增强 符合左鼻腔癌侵及四周CT表现 2014-05-2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