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乙卷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docx
全国乙卷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翘楚(qiáo)氛围(fēn)憧憬(chōng)
B.恪守(kè)拮据(jié)狭隘(ài)
C.玷污(diàn)恫吓(hè)精湛(zhàn)
D.愤懑(mèn)拘泥(nì)鞭笞(chī)
答案:C
解析:A项“翘楚”应为qiáo,B项“拮据”应为jié,D项“鞭笞”应为chī。C项所有注音均正确。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得到了提升。
B.他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而且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
C.这本书的内容丰富,对于中学生来说,是一本不可多得的读物。
D.我们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答案:D
解析:A项缺少主语,应去掉“通过”或“使”;B项语序不当,应改为“他不仅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而且学习成绩优秀”;C项“对于中学生来说”位置不当,应放在“是一本”之前;D项句子结构完整,无语病。
3.下列诗句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B.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C.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答案:C
解析:A项是描写景物的句子,B项是描写春天的句子,D项是描写边塞景色的句子。C项“青青子衿”比喻心上人,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
4.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曹雪芹。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305首诗歌。
C.《骆驼祥子》是鲁迅的作品,描写了旧北京人力车夫的生活。
D.《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四大悲剧”之一。
答案:C
解析:A、B、D三项表述均正确。C项《骆驼祥子》的作者是老舍,不是鲁迅。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你真的要去吗?”他问。
B.这本书包括:小说、诗歌、散文等。
C.他喜欢吃苹果、香蕉、和西瓜。
D.我不知道该怎么办?请你帮帮我。
答案:A
解析:B项冒号应改为破折号;C项“和”前不应有顿号;D项问号应改为句号。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
6.《离骚》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作者是______。
答案:屈原
解析:《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这句话出自《离骚》。
7.“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句话出自______的《观沧海》。
答案:曹操
解析:这句话出自曹操的《观沧海》,表达了宽广的胸怀。
8.《红楼梦》中,贾宝玉的通灵宝玉上刻有“莫失莫忘,______”的字样。
答案:仙寿恒昌
解析:这是《红楼梦》中对贾宝玉通灵宝玉的描述。
9.“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出自文天祥的《______》。
答案:正气歌
解析:这句话出自文天祥的《正气歌》,表达了坚定的信念。
1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______的名言。
答案:范仲淹
解析:这句话出自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表达了他的忧国忧民情怀。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1.《诗经》中的“风”是指各地的民间歌谣。()
答案:√
解析:《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indeedreferstovariousfolksongsfromdifferentregions.
12.《呐喊》是郭沫若的短篇小说集。()
答案:×
解析:《呐喊》是鲁迅的短篇小说集,不是郭沫若的。
13.“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李白的《静夜思》。()
答案:√
解析:这句诗确实出自李白的《静夜思》。
14.《三国演义》中的“三顾茅庐”讲的是刘备三次请诸葛亮出山的故事。()
答案:√
解析:“三顾茅庐”indeeddescribesLiuBeisthreevisitstoZhugeLiangtoinvitehimtojoinhiscause.
15.“不以成败论英雄”这句话出自《史记》。()
答案:×
解析:这句话并非出自《史记》,而是后世对英雄评价的一种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