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突变下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旱涝演变-灌溉排水学报.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8 年4 月 灌溉排水学报 第37 卷 第4 期
Apr. 2018 Journal of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No.4 Vol.37
文章编号:1672 - 3317(2018 )04 - 0106 -07
气温突变下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旱涝演变
1 2 1* 1 3 4
边玉明 ,代海燕 ,张秋良 ,王 冰 ,江 鹏 ,吕竟斌
(1. 内蒙古农业大学 林学院,呼和浩特 010010 ;2. 内蒙古生态与农业气象中心,呼和浩特 010051 ;
3. 河北小五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河北 蔚县075700 ;4. 赤峰市元宝山区林业局,内蒙古 赤峰024076)
摘 要:【目的】探明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气候变化趋势及旱涝演变特征。【方法】基于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11个气
象站1971—2015 年年平均气温和月降水连续观测数据,利用一元线性回归、Mann-Kendall 法以及标准化降水指数
(SPI )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①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年降水量在近1971—2015 年来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年际变
化倾斜率为8.86 mm/ 10 a ,但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年平均气温也呈上升趋势,并且通过0.001 的显著性水平检验,年
际变化率为0.4 ℃/ 10 a ;②林区年平均气温在1987年发生增温突变,气温突变以后年降水量倾向率明显减小;③
1971—2015 年来林区旱涝频繁发生,20 世纪70 年代与21 世纪00 年代SPI12 多小于0 ,这2 个时期干旱发生较为频
繁,而20 世纪80 年代至90 年代以及21 世纪10 年代降水较多,这2 个时期相对湿润,旱灾发生频率较低。【结论】
1987年增温突变以后,林区旱涝事件发生更加频繁,并呈向极端干旱和极端湿润的方向发展;年时间尺度的SPI 反
映林区降水变化情况比较理想。
关 键 词:气温突变;大兴安岭林区;标准化降水指数;旱涝演变
中图分类号:P426.6 文献标志码:A doi: 10.13522/ki.ggps.2017.0442
边玉明,代海燕,张秋良,等.气温突变下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旱涝演变[J].灌溉排水学报,2018 ,37(4) :106-112.
0 引 言
研究表明,当前全球气候正经历一次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根据政府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第一工作组第五次评估报告,1951—2012 年全球平均地
[1] [2]
表温度的升温速率是1880年以来升温速率的2 倍 ;中国陆地表面平均温度上升趋势与全球基本一致 。全
[3]
球气候变暖,特别是大陆中高纬度的显著变暖 ,不仅致使平均温度发生变化,而且导致极端温度、干旱等极
端气候事件的发生频率与强度呈加剧趋势,更使旱涝发生频率增加,水分循环加快。气温变化,降水量将会
发生相应变化,从而对社会生产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由于受季风气候和地形等因素影响,导致水热分布不
[4]
均匀,旱涝事件频发,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呈增加而降水呈减少趋势,暖干化现象日趋严重 ,这对植物生
长、农林业生产乃至生态平衡和水文循环都会产生深刻影响,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