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和谐社会论汇总.ppt

发布:2017-05-07约字共3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 第六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主要内容 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 二、保障和改善民生 三、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和谐社会论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 1、社会建设的重要性 社会建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和谐社会论 2、中国共产党加强社会建设的历程  毛泽东: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强调要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正确处理我国社会发展的一些重大关系。 毛泽东在1957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和谐社会论   邓小平: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成果是属于人民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没有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没有稳定的社会秩序,什么事也干不成。 1992年在南方视察的邓小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和谐社会论   江泽民: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指导方针,必须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使社会更加和谐;要充分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和谐社会论 十六大报告明确把社会更加和谐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和谐社会论 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和谐社会论 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胡锦涛在十六届六中全会上作重要讲话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和谐社会论 党的十七大、十八大都反复强调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并将社会建设纳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和谐社会论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和谐社会论 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和谐社会论 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和谐社会论 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和谐社会论 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和谐社会论 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和谐社会论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中国特色社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