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3.8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1.ppt

发布:2016-11-01约字共3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成因: 水分条件从沿海向内陆递减(水分条件) 经度地带性规律 中 纬 度地区 最 明 显 特点:1.与经线平行伸展 2.沿纬线方向有秩序地更替变化(东西方向) 珠穆朗玛峰垂直自然带 乞力马扎罗山垂直自然带 距海远近引 起份水差异 纬度高低引起 热量的差异 4 ? ? 纬度地带性……从赤道到两极 经度地带性……从沿海到内陆 垂直地带性 定义 ? 更替:沿纬度变化方向。 延伸:沿纬线方向。 更替:沿经度变化方向。 延伸:沿经线方向。 更替:沿海拔变化方向 ? 图 ? 示 ? ? ? ? ? 成 ? 因 ? ? 主要是由于纬度位置引起的热量差异,同时也受水份条件的影响。 在高纬和低纬地区表现得明显。 主要是由于距海远近引起的水份差异,同时也受温度的影响。 在中纬地区表现得明显。 主要是由于海拔高度引起的水、热变化,而导致自然带的更替、变化。 ? 海拔高度 引起热量 的差异 2 自然带名称 纬度位置 南北纬10。之间 热带雨林带 南北纬10。---南北回归线 热带稀树草原带 (亚洲:热带季雨林带) 南北回归线——南北纬30 。 热带荒漠带 南北纬25 。—35 。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南北纬30 。—40 。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海陆位置 大陆 东-西部 大陆东部 大陆西部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温带草原带 温带荒漠带) 南北纬40 。—60 。 南北纬35 。—50 。 大陆东部 大陆西部 大陆内部和西岸 北纬50 。—70 。 亚寒带针叶带 亚欧、北美北冰洋 寒带苔原带 南极大陆、格陵兰岛 极地冰原带 气候 水文 生物 地貌 土壤 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整 体 性 陆 地 环 境 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 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物质运动 能量交换 要 素 分异 二、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 3、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1)地带性分异规律 A、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B、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 C、山地垂直地域分异 (2)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1、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的含义--自然带 2、形成各种自然带的影响因素(热量、水分) * 3.8 陆地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1、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概念 陆地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 一、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 “牵一发而动全身” 黄土高原的变化 温室效应 分析西北内陆的地理环境 分析欧的地理环境 成因: 受太阳辐射热量随纬度带分布变化影响 (热量条件) 特点: (1)与纬线平行伸展 (2)沿经线方向更替变化 (南北方向) 纬度地带性规律 热带雨林带 热带季雨林带 热带草原带 热带荒漠带 亚热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温带草原带 温带荒漠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 寒带苔原带 极地冰原带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