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保密自查工作中发现并纠正工作中的薄.docx
如何在保密自查工作中发现并纠正工作中的薄
在保密自查工作中发现并纠正工作中的薄弱环节,需要从自查准备、自查实施、问题分析到整改落实等多方面入手,形成一个完整的工作闭环,以下是具体的方法和措施:
做好自查准备工作
组建专业自查团队:成员应包括熟悉保密法规政策的人员、具备丰富保密管理经验的人员以及相关业务部门的代表,确保自查工作的专业性和全面性。
制定详细自查方案:明确自查的目的、范围、内容、方法和步骤,根据不同部门、岗位的特点和职责,确定具体的自查要点和标准,使自查工作有章可循。
收集整理相关资料:收集与保密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企业内部保密制度、以往的保密检查报告等资料,为自查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全面开展自查工作
文件资料检查:对各类文件资料进行全面梳理,检查文件的定密是否准确,是否按照规定的密级和范围进行保管、传递和使用,文件的收发、登记、借阅、销毁等环节是否符合保密要求。
信息系统和设备检查:检查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措施是否到位,如是否安装了防病毒软件、防火墙,是否进行了安全漏洞扫描和修复;检查移动存储介质的使用管理是否规范,是否存在违规连接内外网等情况。
办公环境检查:对办公场所的物理安全进行检查,包括保密要害部门部位的安全防护设施是否完善,如门禁系统、监控系统是否正常运行;检查办公区域是否存在无关人员随意进出的情况,文件资料是否妥善保管,是否存在失泄密隐患。
人员管理检查:审查员工的保密教育培训记录,了解员工是否接受了必要的保密培训,是否熟悉保密规章制度;检查员工的保密承诺签订情况,以及对离职、离岗人员的保密管理是否到位,是否进行了保密提醒和资料交接等工作。
深入分析薄弱环节
建立问题台账:对自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详细记录,建立问题台账,包括问题的具体表现、发现地点、涉及人员、影响程度等信息,确保问题记录清晰、准确。
分类汇总问题:对问题进行分类整理,可按照制度执行、技术防护、人员管理、物理安全等不同类别进行划分,以便更直观地了解各类问题的分布情况。
分析问题原因:组织相关人员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从制度漏洞、管理疏忽、人员意识淡薄、技术手段落后等多个角度进行探讨,找出问题的根源。
切实落实整改措施
制定整改计划:根据问题的严重程度和整改难度,制定详细的整改计划,明确整改目标、整改措施、责任部门和责任人、整改期限等内容,确保整改工作有序推进。
实施整改措施:责任部门和责任人按照整改计划认真落实整改措施,对能够立即整改的问题,要迅速整改到位;对需要一定时间整改的问题,要制定阶段性目标,逐步推进整改工作。
加强监督检查:建立整改工作的监督检查机制,定期对整改情况进行检查,及时掌握整改工作的进展情况,对整改不力的部门和个人进行督促和问责,确保整改工作取得实效。
复查巩固成果:整改工作完成后,组织对整改情况进行复查,检查问题是否真正得到解决,是否存在反弹现象。对整改效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完善保密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